元青花纹饰的艺术构想(三)

  由此可见,创作者对蒙古宗教、传说、生活等方面的体验和认识创作了元青花特有色彩语言。

  3、创作者对汉族文化的知觉体验

  在忽必烈统治时期,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当时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种等级差别,但是实际上是存在着差别。因此,元青花的审美趋向不会因为繁荣的汉族文化而按照汉族文化的审美趋向发展。但我们可以从汉文化的繁荣,元代制瓷采取“官搭民烧”的制作体制来看。对元青花的创作和烧制主要还是“民意”。使元青花陶瓷装饰模式,在模仿着汉族文化的制作环境中,按照蒙古文化、伊斯兰文化的意象快速发展起来。在这样环境影响下,创作者对元青花的装饰模式和视觉语言的表达,不可避免的结合了许多汉族传统文化因素。从主题纹饰上看,元青花的主题纹饰大多是中国的传统纹饰,如牡丹、瓜果、鱼、葡萄、龙风、麒麟、松竹梅等。其中松竹梅纹的画法受到元代绘画的影响。从辅助纹饰上看,卷草纹、波浪纹、回纹、蕉叶纹等,大多出现在中国传统器物的装饰中。

  “绘画创作是以客观生活为源泉和基础的,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主观心灵的表现。创作是从客观到主观,又从主观作用于客观的反复统一认识的过程。”所以,元青花盘内纹饰的产生、发展不仅仅受到了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元青花盘内纹饰创作者的主观体验也对其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对元青花盘内纹饰产生、发展的原因我们要全面的来把握才能深入的来了解其内在的装饰形式。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