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钧窑瓷的特点及鉴定

  元代钧窑的胎色由断面观察多呈深灰色,或者呈黑灰色。据文献记载及实物资料表明,河南禹县钧台一带的窑口温度高烧制的钧窑瓷,基本上是深灰色或灰色,而山西、河北、河南北部林 县,鹤壁等窑口烧制的钧瓷胎多是灰白或灰黄色,胎土稍粗,烧结后多有空隙,胎与釉之间施有白色化妆土。

  釉色以天青或月白为主,其他青中泛白、泛蓝、泛黑、泛紫、泛红的亦有所见 。施釉稍薄,一般在0.07厘米左右。釉面橘皮纹明显,肉眼可见釉内气泡大而疏以及釉水流动痕迹。窑变釉红斑较为漂浮,颜色鲜艳,红色与青色几乎不相融合,看上去较机械呆板,似人 工贴画而成。碗类器物圈足较宽厚,内外皆不施釉,切削方式为内外倾斜,外侧竖直削,足根平切后里高外低,挖足后足心留有一明显乳突痕,乳突周围可见疏密不一的旋纹。圈足截面呈 八字状。器物口沿较厚,成圆状而光滑,因垂釉而呈现浅灰、褐灰或褐黄色宽带边。修胎草率,胎骨厚重。施釉不到底,近圈足处露胎,露台处以上有较厚的积釉痕,多一侧更为显着。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