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瓷胎种类

  瓷器主要由胎、釉及彩构成。瓷之美丽关键在于胎。胎是瓷器的体,瓷器未烧前称坯,在景德镇窑业中有做坯(成型)、印坯(正型)、利坯(修整)和挖坯(挖底足)等名称,坯烧成后就是胎。胎土由氧化硅、氧化铝、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等主要化学成分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钙(主要是氧化钙)、钠(主要是氧化钠)和镁(氧化镁)。

  瓷胎。凡普通之瓷器均属瓷胎,撷瓷粉之精液澄清,融成泥浆,以成胚胎。瓷胎碾石为粉,研细成胚。瓷胎音清而脆。瓷胎之沙底,设底露胎而不涂釉。沙底贵白贵细,以细沙底为上。

  浆胎。凡极轻而薄之瓷器,均属浆胎。浆胎质轻而松。指明清两代澄浆成形的一种瓷器,浆胎瓷器胎薄体轻,以康熙、雍正时期的白釉印花及青花碗、印盒等为多。

  缸胎。又名瓦胎,专指胎土粗而厚重的一种陶瓷,质地粗糙,如辽瓷和山西、陕西一带烧制的黑釉厚胎瓶之类。缸胎质重而坚、贵亮贵响,年久之缸胎多有铜音,故鉴别家往往叩其声而知其历年之长久。

  石胎。凡凝重粗厚之器,属石胎而并非真石,只是质凝重而坚,略似大理石琢成之器物。康熙有石胎三彩。

  铁胎。铁胎是专指胎土含铁量较多的瓷器,如宋建窑兔毫盏之类。

  铁胎非真铁,瓷质近黑,犹如铁色,其胎的厚薄轻重亦不一致。

  脱胎。脱胎是专指明永乐白釉薄胎盘碗而言。这种瓷器薄似卵壳,故又名卵幕。宛如釉质脱胎去,其薄能映见手指螺纹。此制始于明代乐,亦以永乐所制为最精,宣德所制亦可媲美,清代康雍所制虽也极薄,然只能映见花与字。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