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彩装饰的用色

古彩用色不追求具象的真,而是要服从艺术的真,装饰的美。一株牡丹两朵花可用两色,一株梅花可填数种色料,水纹也可用红色表现。这也是古彩装饰艺术处理手法的一种,也是古彩独特之处。

  “单线平涂”是古彩的艺术特色。古彩色调较为单纯,有红(矾红)、绿、黄、紫、翠(呈淡兰)等色。除矾红用来洗染(早期古彩不洗染),其余皆是平涂 (又称填色)。古彩颜料全是金属氧化物,烧成温度较一般釉上彩瓷高,约800度。古彩用色不多,而且是红、绿两大色系。然而设计者都能巧妙运用色彩对比关系,红绿搭配恰当,色彩的处理既对比强烈,又鲜艳明快。大面积的红和绿被安排在同一画面上,并不觉得单调刺眼,更不感到生硬俗气,却是红绿映衬,给人以喜气洋洋之感。

  古彩用色不追求具象的真,而是要服从艺术的真,装饰的美。一株牡丹两朵花可用两色,一株梅花可填数种色料,水纹也可用红色表现。这也是古彩装饰艺术处理手法的一种,也是古彩独特之处。

  古彩颜料烧咸后,透明鲜艳,闪闪发亮,犹如宝石镶嵌在瓷胎上,色彩本身具有装饰美感。有些作品,为了装饰的需要,往往还要在装饰的某个部分,加上一点本金(赤金粉末),烤烧后经一定处理,金光闪烁,又如宝石镶金,显得更加绚烂夺目,富丽堂皇。

  有些作品,为了表达某种情调,更好地突出主题,在色彩处理上,不用红色,也不用金色,而只用黄紫色、绿色几色。有的还在纹饰空白处填黑料,或填绿色、黄色,称之“素彩”。这类作品别具风味,显得古朴、雅致、素静,给人以宁静、舒适的艺术感受。

  线条和色彩,是古彩装饰的两大特色。线条宛如筋骨,色彩好似血肉,两者相互依赖,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一件好的古彩作品,必然是线与色紧密配合,能充分显示出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和谐统一,光彩夺目的艺术特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