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的烧造地点

 “龙泉窑”的烧造地点,顾名思义,应该在浙江龙泉一带,龙泉今属丽水,即古时的处州。古代对窑场的命名多以窑场所在地州府称之,如 “越窑”、 “汝窑”、 “婺州窑”、 “耀州窑”和“定窑”等,但唯独 “龙泉窑”以龙泉县名命名之。

  “龙泉窑”的烧造地点,顾名思义,应该在浙江龙泉一带,龙泉今属丽水,即古时的处州。古代对窑场的命名多以窑场所在地州府称之,如 “越窑”、 “汝窑”、 “婺州窑”、 “耀州窑”和“定窑”等,但唯独 “龙泉窑”以龙泉县名命名之。

  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曹昭的《格古要论》记载 “古龙泉窑在今浙江处州府龙泉县,今日处器、青器、古青器。”曹昭是元末明初着名的大鉴定家和收藏家,他所书《格古要论》面世于洪武年间,是我国存世最早的文物鉴定专着之一,较具权威性。文中所说“古龙泉窑在今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给我们指明了龙泉窑的大致所在地。

  明代陆容在成书于弘治七年( 1494)的《菽园杂记》中说 “青瓷初出于刘田,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绿绕等处皆有之;……”据笔者考证,陆容曾任浙江布政司右参政, “性好学嗜书”,“且喜寻迹访贤,观风问俗,深入社会下层,不耻下问。”这条内容系作者从《龙泉县志》转录的。经河南大学的王菱菱博士考证,该转录的《龙泉县志》版本是南宋处州人陈百朋撰写的。可见,南宋时龙泉以刘田、金村为中心的制瓷已相当发达。 “刘田”又作“琉田”,即今之龙泉大窑,考古调查结果和窑址发掘资料表明,大窑、金村确实是龙泉窑的中心产地和当时先进制瓷技术辐射性传播的源泉。

  明嘉靖四十年( 1561)《浙江通志》卷八《地理志·处州》记载 “处州……系南七十里日琉华山……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为业。”明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卷七《陶埏》中说 “浙省处州丽水、龙泉两邑烧造过釉杯碗,青墨如漆,名日处窑。”而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修的《龙泉县志》也说“青瓷窑,一都琉田,瓷窑昔属剑川,自析乡立,庆元县窑地属庆元,去龙邑几二百里。”

  从上述古文献中,我们可确知龙泉窑的烧造地点主要在古代处州龙泉县的琉田,即位于现在浙江省龙泉县,以大窑村为中心,范围遍及金村、溪口、安仁、安福、庆元等地。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