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粉彩瓷的工艺特点

道光朝的瓷器生产大不如干隆、嘉庆时。除了专为道光帝烧的署有“慎德堂”款识的器物还保持着干隆、嘉庆朝的工艺水平外,其他一般的品种质量都不如前朝。器型缺乏创新,品种单一;胎体粗松,釉面不平;纹饰呆板,多以风景或“无双谱”入画。虽粉彩传世品较多,但质量已较康、雍、乾相差甚远。

  道光朝的瓷器生产大不如乾隆、嘉庆时。除了专为道光帝烧的署有“慎德堂”款识的器物还保持着乾隆、嘉庆朝的工艺水平外,其他一般的品种质量都不如前朝。器型缺乏创新,品种单一;胎体粗松,釉面不平;纹饰呆板,多以风景或“无双谱”入画。虽粉彩传世品较多,但质量已较康、雍、干相差甚远。

  胎釉:质地粗松,胎体粗厚笨拙,釉面不平,呈浪纹状的疙瘩釉。底足的处理也不精细,静圆的泥鳅背足已十分少见。道光民窑粉彩器物的胎体同官窑一样,胎体、器壁厚重。

  器型:器物除花瓶、罐、花盆及少量文房用具外,还有碗、盘等日常用瓷,道光民窑则以瓶和盘、碗等日常生活用器为主。瓶类等陈设器则普遍造型粗笨。

  纹饰:道光时期粉彩器纹饰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盛行享乐主义的纹饰如鸽子、鹦鹉、蝈蝈、蟋蟀等一类斗鸡戏狗题材。另有花蝶、太狮少狮,婴戏、无双谱、花果、婴戏、博古、山水景致等。

  彩绘:粉彩是道光彩瓷的主流,除了白地粉彩器外,所见有各种色地地开光粉彩、绿地粉彩、黄地粉彩、抹红地粉彩等,而且往往和描金工艺结合。道光窑精品陶瓷绘工精致,但纹饰缺乏细腻的感觉。道光民窑彩绘布局杂乱,施彩薄且欠鲜艳。线条呆滞,纹饰上的色彩时有漫出线外的现象,艺术成就不高。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