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瓷的收藏及鉴定方法

醴陵瓷美观大方,它的产地醴陵是一座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江南城市,享有“瓷城”美誉,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早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专门从事陶器制作。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开始烧制粗瓷。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醴陵瓷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醴陵瓷美观大方,它的产地醴陵是一座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江南城市,享有“瓷城”美誉,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早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专门从事陶器制作。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开始烧制粗瓷。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醴陵瓷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官窑瓷器更具价值

  “湖南有两个着名的窑厂,一个是唐代的铜官窑,另一个是清代晚期的醴陵窑。醴陵窑开创了釉下彩工艺,是中国陶瓷工艺史上的一大飞跃。”湖南收藏协会文物司法鉴定中心首席鉴定专家黄念曾介绍。

  瓷器分为官窑与民窑。一般来说,官窑出的瓷器价值更高。业内人士介绍,瓷器收藏讲究物以稀为贵,目前的官窑瓷器绝大多数都保存在博物馆里,留存在民间的少之又少,再加上官窑瓷器与民窑瓷器相比更精美,所以收藏价值更高。

  “现在比较值钱的瓷器,是宋代官窑出产的,尤其是汝窑出产的。北宋时期,宋徽宗曾亲自指定汝窑为官窑,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各藏有六十几件,其他有少量藏于民间。”收藏爱好者刘先生介绍。

  工艺流程复杂且难度高

  一件釉下五彩瓷的制作工艺流程极其繁琐与复杂,且难度极高。首先,选用上等的优质瓷泥做胚胎,在成型前对瓷泥进行沉淀、滤渣、吸铁等工序,以保证瓷泥不含其他杂质。而真正的成型需要将瓷体打磨得十分轻薄与平滑,其工序全凭人工操作,非具有十多年的制作经验不能胜任。它的彩绘用色颜料来自于釉原料、稀土和有色金属矿物质,甚至黄金。由于釉下五彩瓷是直接在毛坯上作画,让色料饰于胎釉之上,这对画师技艺要求就非常高。绘制好的瓷体要经过1370℃左右的高温烧制而成,由于是在高温下一次烧成,技术上很难把握,仿佛火中取宝一般,成品率不到70%。制作成功的釉下五彩瓷花纹透过釉导溢于瓷表,晶莹润泽,而且还具有瓷化强度高,釉面玻璃化程度强,花面永不褪色,经久耐用等特点,能同时满足人们对于审美和环保健康的双重要求,收藏和使用价值更高。

  四个醴陵瓷 鉴定方法

  对于醴陵瓷的鉴定方法,主要从四个方面去看:

  一是胎,即瓷器的原材料。

  二是画工,即瓷器表面图案的艺术价值。

  三是完整度,瓷器从出土制作到成品一系列流程的完整度。

  四是看瓷器厚薄和颜色色质,一般来说瓷器是越薄越好。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