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瓷 | 隋代青瓷奠基第一个瓷器高峰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青瓷是隋代瓷器生产中的主要产品,一般是在还原焰中烧制成的,釉色还不稳定,这说明当时的窑炉结构还有待改进,使用还原焰烧成技术仍不成熟。这时的用釉仍属于石灰釉,透明度强,釉面无论青绿、青黄还是黄褐均为玻璃质,在高温中流动性大,烧成后常呈流珠状,而且胚体普遍较厚,胎质坚硬,一般是器里满釉,器外施釉不到底。

 

  此时青瓷的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和贴花,个别的也有加黑褐彩的,其中以印花较为多见、最富有代表性。印花是在瓷胎未干时,用瓷土烧制而成的阳文印模压成花纹,然后才施釉烧成。其纹样有团花、草叶、莲瓣、卷叶、波浪和弦纹等单独或复合形式,多表现在立体器物的颈、腹部和高足盘的圆面上,看上去整齐、简朴、图案性强。刻花则是用一种尖利的工具,在瓷胚未干之前刻出各种各样的花纹样,然后施釉入窑烧制。贴花是将瓷泥填入模内,压制成各种花纹,趁瓷胚未干时用瓷泥浆水粘合在器物表面而成,较少见。

 

  在造型方面,隋代青瓷基本上集成了南北朝时期的造型,主要是四系或者六系盘口壶和罐、龙柄鸡首壶、唾壶、多格盘、五蛊盘、高足盘、瓶、砚、盘和碗等。最多见的是器类有鸡头壶、盘口壶、罐、瓶、高足盘等。湖南岳州窑烧制的青釉八菱形短流壶,就是一种新造型。安徽淮南窑的青釉四系瓶,也为它窑所不见。而各地瓷窑都有青釉高足盘,则属隋瓷中的典型器物。

 

  隋代处于两晋南北朝和唐代之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孕育着我国瓷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唐代瓷器巨大成就的到来,也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风格的开始。

 

  这一时期的陶瓷业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是相对前代可以说是比较发达了。瓷器的生产继承了北方青瓷的传统风格,又吸收了南方青瓷的特点,烧制出的瓷器品种明显增多。这也为以后青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