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瓷 | 广州西村窑瓷器的发展历程及其工艺特点(二)
2015-06-02 17:10:03 来源:藏瓷网 已浏览次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它不仅表现在官窑、民窑两大系统的蓬勃发展,而且表现在外销瓷窑体系的庞大与兴盛。近些年来,我们在西沙群岛及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都发现不少西村窑瓷器,引起了中外学者对西村窑瓷器的关注与研究。
三、西村窑的造型特点
广州本地不产瓷土,西村窑瓷器的原料和烧窑的燃料均从清远、肇庆等地水运而来。其胎分为粗、细两种,粗瓷胎色灰白,细瓷胎骨细腻洁白。其釉大致可分为青釉、青白釉、黑酱釉和绿釉,以青釉为主,呈色深浅浓淡不同。西村窑多采用“浸渍法”施釉。施釉时用手倒提圈足把坯身放入釉药中蘸染,所以圈足和外腹底往往露胎,这是西村窑施釉方面的一个特点。
西村窑器形种类非常丰富,包括碗、盘、盆、瓶、罐、盒、灯、烛台、枕、漏斗、狗俑等40余种,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许多器形还有不同的款式。如碗的口部有敞、敛、直、撇、瓣之分,唇有凸、卷、折、圆、尖之别,碗身有深浅、陡、平、大、小等等不同;碟、盘有侈口、侈口折沿、敞口、瓣口等;执壶的器形也有大小之别,口部有喇叭口、盘口之分,颈有粗细长短、腹有圆腹、瓜棱腹等;罐有阔口、小口、粗颈、鼓圆腹、扁圆腹、爪棱腹等形制;盒有高身、矮身、直身、圆身、爪棱形、双联盒等等,形成了西村窑瓷器多型多款的特色。盖因外销的需要,除了国内常见的器形,西村窑还大量烧制一些特殊形制的瓷器以满足海外人民的生活与宗教需求。

图1 西村窑青釉凤首壶
凤首壶,是阿拉伯地区喜用的器具,流行于我国唐代,唐代以后就基本消失了。这种器形源于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鸟首壶的造型,以凤纹作装饰,明显地融合了中国传统风格。西村窑青釉凤首壶(图1)在器形和装饰上与唐代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一改唐代装饰繁缛瑰丽的风格。上端作凤首状,凤冠做成花瓣形口,可以直接注水,壶体呈球状,肩部一侧有弯曲管状流,另一侧从颈至腹部贴有绶带柄,颈部凸起两道弦纹,腹部划花卉纹,腹下部近底处划莲瓣纹。

图2 西村窖青釉褐彩绘军持
军持,是梵语的音译,是一种佛教徒、伊斯兰教徒盛水洗手用具。西村窑青釉褐彩纹军持(图2),器形有如瓶身加盖,宽卷口,长颈大腹,一侧腹肩部安一长流,无耳、把。宽口便于装水,长颈便于持握,长流便于倾注,在东南亚、西亚地区深受欢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