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瓷 | 追寻定窑瓷器的历史道路

定窑遗址位于曲阳县灵山镇涧磁、燕川村一带,总面积10余平方公里,因宋时曲阳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创烧于唐,兴于宋金,衰于元,其白瓷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美誉。1988年,国务院公布定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定瓷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定窑遗址位于曲阳县灵山镇涧磁、燕川村一带,总面积10余平方公里,因宋时曲阳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创烧于唐,兴于宋金,衰于元,其白瓷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美誉。1988年,国务院公布定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定瓷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和我国六大瓷系之一,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以剔花、堆花、贴花各得其趣。其在北宋时期所创烧的“覆烧”工艺,在我国和世界陶瓷史上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宋代苏轼) “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元代刘祁)这是两首吟咏定窑的诗句。在大英博物馆、巴黎国立亚洲美术馆、旧金山亚洲美术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定瓷均被作为古老东方艺术珍品收藏。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孩儿枕是定瓷代表作之一。

  定窑遗址遗存十分丰富,现保存完好瓷片堆13个,文化层堆积厚达10余米,是中国制瓷历史的缩影和重要见证,具有极高的考古和科研价值。河北省曾3次对定窑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遗物残片。

  1960至1962年,河北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发掘420平方米,出土了上自晚唐、下至金、元时期的一批遗物。1985至1987年,河北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发现窑炉、作坊等遗迹,发掘出土遗物标本达万余件,瓷片、窑具等残片30多万片。

  2009年9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成的联合考古发掘队发掘面积776平方米,揭开了定窑四大历史谜团:始烧于中晚唐时期;最繁荣时期在金代;再现五代、宋、金代贡御瓷器真貌;初步断定在元代定窑窑火未熄。定窑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00年以来,定窑遗址先后修建有定窑遗址博物馆、定窑作坊遗址展馆、定窑遗址博物馆定瓷研究室等。为盘活定窑文化资源,惠及当地百姓,河北省文物部门开始探索“遗址公园+文物复制”的定窑保护和发展模式。把定窑遗址打造成一个遗址公园,将定瓷的历史完整还原,完美展示。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