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钧瓷工艺“色、神、境、质、趣”概述
2015-05-26 12:54:06 来源:藏瓷网 已浏览次
作为御用珍品的宋代钧瓷,体现出典雅大方、斑斓夺目、飘逸空灵的浩然之气。从一开始就“只准官家使用,不准民间私藏”,在当时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代的钧瓷不仅保留了宋代钧瓷的优点,而且又有很大的创新。华豫钧瓷是当今新钧瓷制作的典范,其胎为产自河南禹州的龙山砂和凤山石混制而成的陶土,工艺上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色、神、境、质、趣。”瓷器鉴赏家朱华伟先生如是说。
一是色,即釉色。钧瓷被列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即是前人对钧瓷釉色之美的总评价。钧瓷的釉色是至今存世各类陶瓷中种类最丰富的、素有“千钧万变”之赞誉。即一件器物,可一色纯净,可几色辉映,没有完全相同的颜色。加上变幻莫测的流纹,其自然效果远非刻意追求和人工修饰所能及。正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种变幻神奇,似朝霞沐浴下的海棠,又似宝光四溢的玛瑙,形成其凝厚深沉、含蓄耐看的艺术效果。钧瓷的各种颜色并无定名,特别是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时,会发生釉色的轻微变异,而引起光怪陆离的感觉。所以,即使宋代宫廷中也不以颜色分类,只以器型式样注册。例如朱华伟展示的一把钧瓷茶壶,其美妙之处便在于其釉色。此壶是传统手工在13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其釉质光泽莹润,釉色青若蓝天,釉面自然流淌,下沿恰到好处地凝结为水滴状,滴滴分散,静动结合,仿佛是活的艺术成就出美丽的化身。
二是“神”,即神韵,是指一种只能意会而体验出的美学韵味。中国传统美学提倡“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窑变”釉色,突破了陶瓷史上单色釉的格调。钧瓷《关公》因整体造型丰满逼真,端庄大方,底蕴浑厚,线条极富张力,因此使观赏者不禁感觉出其炯炯有神的双目和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的气势。
三是“境”,即意境,是指钧瓷作品由于釉色的变化而浑然构成的一幅幅神奇图画。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水彩画,是由水、火、土三者完美结合。由于钧瓷釉料是一种流动性较大的高温色釉,因此在一定的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下,如流云在霞光中游动,如红日喷薄而出,如秋水长天共一色,各具神态。加之各种各样、妙趣横生的纹片,细看之下犹如在欣赏一卷水彩山水画,只不过它是经由窑火产生的自然美,其美只能用视觉欣赏,以手触摸,感觉光滑细润。
四是“质”,即气质,是指钧瓷作品本质的美。在钧瓷的制作过程中,所用的水质十分讲究。水质优劣会直接影响钧瓷的颜色。只有原料与水的完美结合,加之自然天成的工艺制作,才使钧瓷具有或雍容华贵、或静穆典雅、或明亮艳丽的观感。钧瓷釉色的变幻莫测,是其他种类的瓷器无法可比拟的,这也是钧瓷的魅力所在。
五是“趣”,即趣味。朱华伟收藏的益兽洗,是采用古代大缸为基础元素,造型端庄浑厚,线条简洁明朗,窑变釉色高贵华美,配两只兽头耳饰,寓意为聚天地之气、纳四方之财,幸福如意延绵无边。耳饰部分采用古代抽象龙的形式来表现。驱邪除恶,镇宅吉祥。“酒不醉人人自醉”即是这种趣味的表现形式,唯其如此,才会发出“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感叹。
新钧瓷是对古代钧瓷的继承和发展。新钧瓷无论在胎釉原料的选择配制、成型工艺、造型设计、装饰方式等方面,都更科学,更具时代魅力。既体现了宋代钧瓷厚重久远的历史传统,又具备简洁明快的现代风貌;既表现了伟岸雄健的庙堂之气,又不失细腻柔美的隽永韵味。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