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玉润现锋钧

      在钧瓷收藏界,正玉钧窑要比窑主王现锋名气大。业内玩家评价说,正玉钧窑的钧瓷别有一番玉润味。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上午,我们驱车到禹州市神垕镇慕名采访了钧瓷大师王现锋。

      正玉钧窑位于该镇西边通向西环路的关帝大道上。院子虽然有些破旧,但进出的藏家和汽车不断。王现锋是个特别的人,尽管他做钧瓷的时间不长,但他的钧瓷作品釉色绝美,如冰似玉,五彩渗化,在钧瓷大师中独树一帜,并深受藏家青睐。

      王现锋在钧瓷艺术上追求那种玉一般的感觉。当我们聊起窑名的来历时,王现锋说当初起名为“正玉”,就是要“真正把钧瓷做成温润如玉的艺术品”。

      说起从事钧瓷制作,王现锋憨憨一笑。他生长在神垕,从小耳濡目染,钧瓷已深深烙在心中。高中毕业后,他到镇小学教学,工作之余,被钧瓷神奇绝妙的变化吸引,收集了许多钧瓷标本。20世纪90年代,钧瓷逐步进入收藏领域,影响力迅速提升,王现锋按捺不住对钧瓷的热爱,也试着烧起钧瓷来。为丰富自己制作钧瓷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他还积极向神垕的大师们学习、求教。曾经在原禹县钧瓷一厂、二厂,东风瓷厂工作的同学,见他如此热爱钧瓷,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王现锋有着扎实的化学、物理功底, 配制钧釉用的原料组成,其在釉中所起的作用,成分的多少对釉质的影响,他都了然于胸。现在,被收藏家们极为推崇的几个釉色,全部是他在原来釉方的基础上重新试烧后改进的。

      作为神垕人,钧瓷在王现锋的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能烧制出美妙绝伦的钧瓷珍品,是无数窑口和制作人的梦想,王现锋也一样。20多年来,萦绕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就是有朝一日,用自己的手烧制出温润如玉的钧瓷。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传统老釉研究起,从试烧釉片开始,他坚持以煤烧工艺为主,以“风雅玉润”为目标,进行了艰辛的钧瓷成色机理和烧成制度的探索。

      天道酬勤。经过几年的努力,王现锋终于烧制出来一件温润如玉的珍品《虎头瓶》。那一刻,这个中年汉子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是啊,谁能理解他付出的代价呢?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纵观王现锋的作品,或釉质纯净,馨香如兰草,雅致可人;或冰雪美艳,五彩渗化,摇曳多姿;或莹润如玉,触之如婴孩之肤;或窑变奇美,自然天成,意境万千。

      现锋渐成风景!

      现锋钧瓷已经成为钧瓷界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

      王现锋说,对一个钧瓷制作者而言,文化和艺术的积淀十分重要,他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修养,让自己的“唯美”钧艺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