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瓷 | 南宋钧窑天蓝釉三足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外形描述:此三足炉高9.5厘米,盘口,直颈,鼓腹,裸足。

 

  整器虽不高大,但其简洁有力的线条勾勒出规整庄重的气概。釉色呈天蓝色,渗透出一些紫红色。这是由于在釉中渗入铜红釉,烧成后就出现变幻莫测的红色窑变。它的口部边缘清晰可见黄棕色的胎质,这是釉从上往下自然流淌的结果,在其底部露出足部的部分,可看到其釉层相当的肥厚莹润。

 

  收藏小常识:

 

  钧窑是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位于河南省禹县。钧窑有两大特色,即乳光釉和窑变。其基本釉色是深浅不同的各种青色,可分为天蓝、天青、月白三类。由于在釉中渗入铜红釉,烧成后就出现变幻莫测的红色窑变,有玫瑰红、砂珠红、海棠红、茄皮紫、胭脂红、鸡血红许多种。其中以紫色、红色最为引人注目。

 

  钧瓷釉面上有一重要特征是蚯蚓走泥纹,即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后人在仿制宋代钧瓷时就无法烧出同样效果,因而是否有“蚯蚓走泥纹”成为鉴定宋钧瓷的重要依据。宋钧瓷另一特征是器外底普遍刷一层芝麻酱色釉。

 

  宋代,钧瓷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后来的朝代都有烧制,但都达不到宋代钧瓷的韵味。而宋代钧瓷的传世品很少,市场上很难见到,所以其价值都非常之高。一般市民在面对眼前的“宋钧”时,一定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要轻信故事。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