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瓷 | 如何鉴赏当代钧瓷

      王辉痴迷于陶瓷艺术,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景德镇和钧瓷艺术的源头河南省禹州市都创办了自己的陶瓷研发地,谈及钧瓷的鉴赏与收藏有一套详尽独特的见解。 中国钧瓷作为五大名瓷之一,历经宋朝、明代永乐、晚清、民国等四个鼎盛时期的发展,在宋代被称为“国之瑰宝”。元、明、清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传诵。随着人们收藏与鉴赏水平的提高,现当代钧瓷打开煌煌国宝的象牙塔,跃进艺术爱好者的视线。中国现当代钧瓷经历了建国后的传统钧瓷时期和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的当代钧瓷两个时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期迎来钧瓷艺术的第四个高峰,可见钧瓷艺术的巅峰往往伴随着历史及经济时代的沿革而起伏跌宕。国际金融危机让我们反思过去暴炒艺术品的浮躁,冷静之后必是理性的回归之路,纵观国际历次经济危机之后,文化产业都会迎来新的复苏。作为现当代钧瓷的赏家和收藏爱好者,正好趁此时积累知识,磨练眼力。 现当代钧瓷的鉴赏讲究“色”“纹”“型”“质”“境”之美。 “色”即人们俗称的“窑变”。窑变可谓钧瓷最鲜明地区别于五大名瓷之处。钧窑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被誉为“钧无双”。由于钧瓷产地独有的矿床原料和加工方法,使钧瓷“同是一色遂成异色”,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会发生釉色的轻微变异,这些起源于物理与化学变化的共同作用,非人工之巧所能办到。文人墨客用“晚霭微茫潭影静,残阳一抹淡流霞”、“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呈岚”来对之赞美。钧瓷釉色中为人称道的有:朱砂红、鸡血红、茄皮紫、葡萄紫、天青、月白、孔雀绿、宝石蓝、礼花彩等,有时多种颜色集于一身,“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那么何种釉色为最好呢?传统有“红为贵,紫为最,天青月白胜翡翠”的说法,当然现代收藏人的审美不拘一格,赏玩者可着眼于自己偏爱的釉色。 “型”即钧瓷的器型。钧瓷的造型线条简洁大方,传统造型约有200余种。主要有:香炉、宝瓶、葫芦瓶、连座瓶、玉壶春瓶、梅瓶、双龙活环瓶、鹅颈瓶、出戟尊、三羊开泰尊、莲花尊、花盆、鼓钉洗、碗等。新创品种有几十个,主要有鱼瓶、天球瓶、日月瓶、观音、弥勒、钟馗、十二生肖、动物、花插、挂盘等。现当代钧瓷克服了古钧瓷“钧不过尺”的限度,现有高达2米以上的钧瓷产品。“纹”即纹理。钧瓷烧造,工艺独特,在色彩斑斓的釉面上,形成千姿百态的纹路,典型的如:冰片纹、蚯蚓纹、鱼子纹,此外还有兔丝纹、蟹爪痕、雨丝纹等。特别具有审美价值的是冰裂纹,俗称“开片”。纵横交错,如网状分布,历来以大器开小片,小器开大片为佳。“质”即器质。专家研究发现,钧瓷的原料中采用了含有氧化铜成分的孔雀石。胎中铁、钛的含量影响着钧釉的鲜艳程度和色调的深浅,硅、铝的含量对釉的开片有着重要的影响,碱性成分的多少则影响着釉的流动性。所以钧瓷“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对钧瓷烧制技法的了解可以帮助收藏者更好的鉴别钧瓷。“境”即图案和意境。古人用“白胎烧就彩虹来,无色成窑画作开”赞美钧瓷的意境之美。钧瓷釉面,在高温烧制中,釉料交融,自然流变,形成千姿百态的图形,如同国画中的大写意,赏者在丰富的想象力中获得精神享受。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