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瓷 | 钧瓷要经过多少道工序方可成器?

      钧瓷历来生产工艺复杂,烧制不易。从选料到烧成产品,其间要经过诸多工序,无论那道工序稍有不慎,即使是小小的差错也会造成前功尽弃,这也是钧瓷珍品率极底的原因。钧瓷生产自古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说,主要是讲钧瓷生产工艺复杂。如以现代生产工序划分,粗略来讲,钧瓷生产一般需要经过如下几道大的工序:

      一、加工:

      (1)选料。在矿区寻找性能可靠,质量稳定,宜于钧瓷产生窑变的原材料,并精心进行挑选。

      (2)把原材料进行必要的处理。矿石料需入轮碾进行粗碎。

      (3)细磨。把各种原材料按配比装入球磨机中转动,打成符合质量要求的泥料或釉料。

      二、造型:根据设计意图造出一定形状的模子。模子是用石膏或泥料等做成的,用来翻制模型,然后再用模型制坯,坯出来后和模子是一样的形状。

      三、制模:把造好型的模子翻制成模型。有素烧泥模和石膏模两种,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吸水性,可反复多次使用。模型一般为内空型,其内壁的形状既为坯体的外形。

      四、成形:根据产品的种类和不同需要,一般成形有注浆成形、拉坯成形、脱坯成形等几种方法。

      (1)注浆成形:把泥浆注入石膏模中,待有一定厚度后把多余的泥浆倒出,到一定时候打开模型既可取出成形的坯体。

      (2)拉坯成形:在转动的轮盘上放一泥团,用手拉制成各种圆形的坯体。

      (3)脱坯成形:又叫印坯成形,把泥料拍打成泥片,紧贴模型内壁压实,对接成形。

      五、素烧:把经过成形后的精坯,不上釉先烧一次,温度在900度---950度,以增加坯体的强度和吸水性,利于上釉操作。

      六、上釉:把经过素烧后的素胎,采用涮釉、亲釉、浇釉、刷釉等方法进行上釉,使素胎表面附着一层具有合适厚度的釉浆。

      七、釉烧:经过上釉的釉坯,入窑进行烧成。温度一般在1280度---1300度。烧成后的产品具有色彩斑斓、变化万千的窑变效果。

      八、检选:对烧成后的产品,按照钧瓷质量标准进行检选和分级。合格品一般有正品、精品、珍品等几个级别。正品没有缺陷或缺陷极小,窑变效果一般;精品没有任何缺陷,有一定的窑变效果;珍品则是精品中的佼佼者,窑变效果丰富而独特。窑变效果包括钧瓷产品釉面的色彩、斑点、纹理、开片及自然图画、意境等。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