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瓷 | 大宋钧瓷
2015-05-19 09:49:23 作者:王剑冰 来源:渤海早报 已浏览次
清明上河园里有一家店铺,名字叫得气派:大宋官窑。似乎里面展示的都是北宋皇家的窑瓷。门脸上一副对联是:青琼紫玉鳝红奇,丽质纹衣麟釉俏。真个就将大宋钧瓷的特点说个明了。
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位居“五大名瓷”之首。其名贵在于釉质深厚透活,晶莹玉润,有明快的流动感。更主要的是,釉色是自然形成,而非人工描绘。海棠红、梅子青、茄皮紫、天云蓝等色彩大气而夸张,令人想象无穷。宋徽宗时钧瓷是御用珍品,封为“神钧宝瓷”,每年钦定生产三十六件,禁止民间收藏,所以现在墓葬出土的钧瓷甚为稀少。虽世界著名博物馆有收藏,但为数寥寥。“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即从此出。到了后来,即使钧瓷在民间流传,也都是至上宝物,所谓“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
那时的官窑是个神圣的场所,皇上要指派专人负责督造。离开封不远的禹州境内已发现北宋钧窑遗址四十余处,大多集中在神垕镇大刘山下。神垕有秉承天地之灵气的孔雀岩、豆腐石、玛瑙岩、虎皮绿的名贵矿石和独特土质,又有含自然精华的颖河水,所以构成了生产钧瓷的天然要件。
作为最本质的泥土,经过多少次摔打、成型、上釉,从一千多度高温烧烤,慢慢降至几十度的低温冷却,就窑变成一个全新的形象。当时在窑上干活的是十分牛气的,先期工作做得再好,也还是要看烧窑这最后一关。烧窑师傅也不是神人,他也不知道会烧成什么样子。气氛、温度的波动会使窑内不同区域的产品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没有谁能掌握一件瓷器的命运,完全靠它自身对火的感应。因此说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一出来也许它奇丑无比,也许它亮丽异常。烧制过程中有百分之七十的产品会报废掉,一件钧瓷在精挑细选中脱颖而出,那即如皇宫选秀。
烧窑用柴,后来也用过煤。老师傅还是讲究用柴。柴窑烧出的釉色渗化自然。柴硬、柴软都有说头,起火、灭火也有讲究。就此窑温还是难以达到均衡,从而影响钧瓷釉彩的成色。像有人所赞“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的,都是百千里挑出来的。
当时的神垕镇,周围都是围绕着官窑生存的。起土的,运瓷的,开脚店的,做买卖的,各行各业。还有专门砍柴的,那时树多,只要掏力,不愁没饭吃。通往神垕的路上,多的是担着花柴的挑子。人们说,在神垕,再不济去砍柴,实在懒得不行才讨饭。
钧瓷在复杂的窑变之后,似乎还没有达到至善至美,要再经过一次开片。
我带着一件钧瓷回家,头一天不知道那细微的开片声,竟然美丽地响了一夜。它从炉中一诞生,就赋予了灵动的生命啊。等我知道了这个奇妙的事情,半天没有说出话来。白天听不到它的动静,带有某种神秘的焦虑,还有不可名状的情感,等待晚间那个时刻的到来。
我像一个偷窥者,屏气静心,瞄着小桌上的瓷瓶。不大明亮的月光透进窗子,我看不大清楚它的模样,它只有一个腰身婀娜的暗影。我不能到达它的内部,不知它有着怎样的内质,但我似乎觉得它是有情感的。
我真的听到了那美妙的声响。像庄稼拔节的声音,呲呲恰恰,噼噼叮叮,它似乎在悄悄蜕变,或轻轻吟唱。不知它有没有疼痛。我不忍开灯,怕影响了它。童话里有个蜕变的美丽姑娘,换装时不能被人看见,一旦让人看见,就变不回原来的自己。天亮以后我看见钧瓷上出现了纵横交错的不规则冰裂纹路。有人告诉我,这种纹路,还会在无数次的开片之后变得斑斓异常。
据说宋徽宗也曾看到钧瓷开片,他一时兴起,给那些纹路起了“蚯蚓走泥纹、冰裂纹、鱼子纹、百极碎”等好多的名字。有人说,一件钧瓷,开片的生命有六十年之久。一个人从小到老的过程,它全经过了。那样说来,宋徽宗没有看到一件瓷瓶开片的全过程,他自己将一件大宋瓷器打碎了。
我曾经不经意间打破了一件瓷瓶,瓷瓶上插着干花。我手里的东西挂住了干花,干花带翻了瓷瓶。一刹那间,我以为会如银瓶乍迸,然而我却没有听到那声脆响,它只是发出了一声疼痛的低吟。此后很长时间,我都不忍想到那个场景。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