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瓷 | 宋代名窑:耀州窑
2015-05-16 22:42:59 来源:大江南收藏 已浏览次
宋代名窑之一,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六大窑系”中最大的一个窑系,其产品则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被誉为“北方刻花青瓷之冠”。“耀州窑遗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南侧,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在唐代,这里已经开始建窑烧瓷,成为北方重要的手工业城镇。后历经五代,至宋代达到鼎盛,金、元续烧,元末明初停烧。从创烧到衰落,耀州窑前后历经800余年,形成了“十里窑场”的宏大规模。
耀州窑特点
耀州窑主要生产民间生活用瓷,自唐代开始以烧造白瓷和黑瓷为主,兼烧有青瓷、三彩器。宋代时以青瓷为主,形成独特风格。北宋晚期虽然刻花、印花并用,但以刻花为主流。在当时,耀州窑刻花、印花青瓷器很受欢迎,风靡一时,声誉与越窑青瓷比肩,许多窑场争相仿造,形成了庞大的耀州窑系。
耀州窑瓷器胎较厚,刻花时产生有斜度的刀痕,上过一层薄釉后,凹处积聚的釉较多,凸处的釉则较少,使图案有深浅、浓淡,显得清晰而富立体感,有浅浮雕的效果,珠圆玉润,这是耀州窑的一大特色。其常用图案如波浪纹,缠枝花卉,鱼、鸟等讲究严谨和对称,常常布满全器,风格粗放健美,生动自然。龙凤纹则是宫廷瓷器专用题材。
宋代耀州窑鉴定技巧
耀州窑在众多窑场的激烈竞争中能够崛起,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优势就在于它自身精湛先进的制瓷工艺——巧如范金的制坯,光泽温润的釉色,犀利洒脱的刻花纹饰。
宋代耀州窑胎色灰白,露胎处呈酱黄色。胎骨薄而坚固致密。其青瓷釉色,质地精细纯净,透明度适中,呈橄榄青色。这种橄榄青,与唐五代“越州上”的越窑“秘色”很相似。器物釉面施釉匀净,釉面多小片冰裂纹,边沿部分发褐黄色,俗称姜黄色。装饰技法有划花、剔花、刻花、印花、贴花、戳花、捏塑、镂空等多种。其中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的是刻花工艺以及与之风格相同的印花工艺。尤其是刻花,刀法犀利、线条简洁明快,刻出的花纹与五代剔雕刻花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比定窑略胜一筹。器型有碗、盘、瓶、罐、壶、香炉、香熏、盏托、注子温碗、钵等。
市场分析
耀州窑为北方青瓷主要产地,宋代被列为贡品,远销世界各地,在陶瓷发展史上影响深远。在北宋神宗至徽宗年间还成为宫廷贡瓷,可见其地位亦很重要,甚至并不亚于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窑,在文献中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赞誉。今天,随着耀州窑遗址的大面积发掘,人们对耀州窑的认识已经在逐步加深。纵观国内近几年的拍卖市场,成交价在10万元以上的耀州窑瓷器,已经有40件;50万元以上的6件,百万元以上的2件。由此可见,耀州窑价值的回归,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