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造假的六种常见手段

以已发表的考古发掘出土的彩陶为范本进行仿制,其制作成本在10元至30元之间,但要价一般几百元至几千元。对工艺美术大师和收藏家来说,从器形、胎质、色彩、图案和烧制火候上一看即可识破,但一般收藏爱好者却很容易上当。有少量伪作达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报价也较高,有些比真彩陶的价格还高,欺骗性极大。

  近几年喜爱彩陶的人越来越多,但彩陶造假、贩假之风的盛行使一部分艺术家、收藏者望而却步。

  彩陶造假常见的六种手段

  一、 照猫画虎

  以已发表的考古发掘出土的彩陶为范本进行仿制,其制作成本在10元至30元之间,但要价一般几百元至几千元。对工艺美术大师和收藏家来说,从器形、胎质、色彩、图案和烧制火候上一看即可识破,但一般收藏爱好者却很容易上当。有少量伪作达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报价也较高,有些比真彩陶的价格还高,欺骗性极大。

  二、 老胎新画

  行里叫“后画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彩后描,分整体描和局部描。受地下水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彩陶出土时色彩脱落非常严重,造假者往往是在保留原彩的基础上进行后画彩、后描彩。方法是:1.用丙烯颜料画,看上去感觉新,色彩明快,不易洗掉;2.用矿物颜料画,即采用古人所使用的颜料绘制,色彩上已达到乱真的程度,局部描彩则更难辨认。

  另一种是老胎后画彩,也分两种情况:1.把脱落严重的彩陶上残存的彩用砂纸打磨掉,然后抛光修整,重新绘彩;2.直接在出土的素陶上用前面的二种画法绘彩。彩陶上如绘制动物、人物等图案,价格都很高,因此作伪者在真彩陶的几何形图案的空白处或只有外彩而没有内彩的盆或钵内,填画动物、人物和怪异图案,再用喷灯加温固定颜色,或重新回炉,用水擦洗不掉色。这是目前见到最多的一类。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