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元代青花瓷要提高警惕

青花瓷是在成型的胎体上用钴料描绘纹样,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品种。青花瓷器出现于唐代,到元代发展成熟。元代青花瓷器所用的钴料有两种,一种是进口料,特点是高铁低锰,发色浓重艳丽,浓厚处有黑色斑点;另一种是国产料,特点是高锰低铁,发色蓝中泛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青花瓷是在成型的胎体上用钴料描绘纹样,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品种。青花瓷器出现于唐代,到元代发展成熟。元代青花瓷器所用的钴料有两种,一种是进口料,特点是高铁低锰,发色浓重艳丽,浓厚处有黑色斑点;另一种是国产料,特点是高锰低铁,发色蓝中泛灰。目前国内虽有一定数量的元代青花瓷器出土和传世器物,但大部分流散海外,尤以土耳其、伊朗、英国等各大博物馆的收藏量最多。

 

      2005年伦敦佳士得春拍一件元青花鬼谷出山图罐以2.28亿元人民币成交,元青花一夜之间遍地开花,民间拥有几件"元青花"的人比比皆是,拥有几十件、甚至上百件的瓷器收藏品人士也很多。而随着元代青花瓷器收藏热升温,市场上许多赝品充斥其中,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现在仿制者已经逐渐掌握了元代青花瓷器的烧造工艺,仿制的水平越来越高,市场上陆续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仿元代青花瓷器,从选料、加工、绘画、成型、装匣到烧制完全按照元代工艺进行,一丝不苟,这样烧成的仿品几乎与真品相差无几。景德镇瓷器当地人士曾透露,制作一件高仿的元代青花瓷器,仅彩绘一项就需要人工费8000元,如果加上其它的费用,其成本最少在2万元以上。但是一旦出手的话,其利润至少要翻数倍。世博会礼品中,也不乏高仿元青花作品。

 

      所以在收藏元代青花瓷器时,一定要提高警惕,睁大眼睛,多看多比较,多到博物馆去对照实物,要特别注意制作工艺。元代青花瓷器的制作工艺极富特色。首先,器物胎体采用分段制作粘接技法,所以器底与器腹之间往往留有明显的接痕。梅瓶的颈部与肩部连接处多不修胎,有毛糙感;高足杯的足与腹相接处用胎接,足内顶端无釉,留有凸起的接痕;盘、碗的口沿较薄,至底部渐厚。其次,器物施釉采用醮釉与荡釉技法,所以圈足处往往留有浸釉时手握的指印痕。瓶、罐的圈足多呈内凹状,挖足较浅;盘、碗的圈足多呈外侧斜削状,有不规整感。第三,器物内外均施釉,除玉壶春瓶底部施釉外,其余器物底部多无釉,但常有釉斑或釉块的粘痕。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