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瓷器也讲配置 可考虑古彩与粉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瓷板釉上彩《丰收》

      “现在市场以几千上万元为单位的价格太正常了。”市场行家表示,收藏者出价低点很难拿到货。市场人士透露,近期有一些不懂行的买家加入了市场,把价格盲目像炒股一样炒高。

      据了解,一名与景德镇不少工艺师关系很好的“熟客”,最近却四处碰壁,收不到瓷器。有知情人偷偷透露,整个市场的价格涨幅比预期高,作者们不好意思向他提价,只能纷纷表示订货忙,其实是拒绝了他。

      古彩作品越来越少

      “最近我打电话到景德镇的几个作者家,大多数都很忙,都有不少订单,没有现成的作品。景德镇市场可谓一片繁荣,”一名买家表示。她透露,本次“彩虹会”的展览是她提前了半年“预约”的,否则展览都难以如期举行。

      “如果买了件大师东西,价贵但又不是精品,最终只能放床底,”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杨子健认为,倒不如买自己喜欢的瓷器,“大师的精品当然好,但不是每个人都要有,而且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要集齐所有大师作品。有能力者,收藏几件作为‘压箱宝底’就可以了,不能全追求。”

      有市场人士透露,目前景德镇工艺师的队伍日益庞大了,目前已经有60位国家级大师,今年还有可能再增加10余名,收藏者不可能收齐所有国家级大师作品,何况单件瓷器的收藏成本越来越高。

      “现在大师价格动辄数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工薪阶层要为房子奋斗,哪有钱买?”周圆建议,普通收藏者还有机会,中青年工艺师们的作品中还有价位在几千元至两万元的,可以选择其中自己喜欢的类型收藏。

      行家建议,收藏者还可以用“逆向”思维收藏。比如现在市场上的瓷器多为新彩,粉彩、古彩因为费时费工,作品越来越少。 画粉彩需要很多时间和工序,画完以后需要填色,颜色又有很多种,而且变化很大,一般不容易掌握。

      相对来讲,画新彩时间会少一点。但是作品画面的构思重要,艺术家是否用心创作,作品的意境深远,内涵丰富决定陶瓷的作品的收藏价值,收藏家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爱好收藏自己喜爱的陶瓷精品作品,而不需要盲目地跟风购买。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