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瓷器:见证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盛况

粉彩瓷器尊贵典雅,釉彩妍美多姿,彰显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珍罕程度必为世人所推崇,其最具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之处,即在于它的出现丰富乾隆朝洋彩瓷器的实物资料,印证文献关于乾隆朝洋彩烧制的记载,还原一段近乎遗忘的辉煌历史,它的出现开启了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一个新潮流的到来,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盛况,蕴涵着千古一帝的无比自信与至高品味,殊为可贵!

      乾隆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青花、斗彩、粉彩、洋彩以及仿生瓷都极为别致。粉彩是乾隆彩瓷的主流,往往集压印、剔划、绘画、开光、色釉、镂空、堆塑、描金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件器物上。应该说乾隆时期的粉彩既有继承了雍正时期的瓷器装饰雅静的风格,也有重色浓彩、锦上添花之作。从瓷器的装饰风格中,我们不难看出雍正粉彩瓷器的装饰遗风。另外,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乾隆时记事档中记载了许多乾隆时景德镇御厂为宫廷制瓷的史实,乾隆帝偏爱茂美芬华之饰,对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制作前要有画样或木样,审查后才能正式烧制。器物的款识或有或无,写什么样的款识以及配合纹饰的诗句等都须经过乾隆皇帝的批准。当时的督窑官唐英一方面按皇帝的旨意制作精美的宫廷用瓷,另一方面,在保留前代精华的基础上,还吸收了一些西洋的工艺技法,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彩是釉上彩品种之一,也叫“软彩”。其借鉴了中国画中的用粉及渲染技法,色彩丰富,色调淡雅柔和。这种瓷器的色彩丰富、精美,很快获得了清代王公贵族们的青睐,其中以官窑粉彩瓷器最受藏家的青睐。

 

      整体布局层次丰富,疏密得宜。色彩浓淡深浅变化雅致,粉彩是乾隆时期由斗彩演化而来的创新品种,绘画工艺复杂,烧制难度极高,但烧造出来的瓷器色彩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因而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此瓶不仅形制优雅,富丽堂皇,画工和色彩更是出类拔萃,代表了乾隆时期御用观赏瓷器瓶的最高工艺水平。

 

      粉彩瓷器尊贵典雅,釉彩妍美多姿,彰显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珍罕程度必为世人所推崇,其最具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之处,即在于它的出现丰富乾隆朝洋彩瓷器的实物资料,印证文献关于乾隆朝洋彩烧制的记载,还原一段近乎遗忘的辉煌历史,它的出现开启了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一个新潮流的到来,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盛况,蕴涵着千古一帝的无比自信与至高品味,殊为可贵!

 

      市场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艺术品鉴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资金投入到艺术品市场,整个收藏市场投资中,清三代官窑器一直受市场热捧。粉彩创烧于康熙晚期,鼎盛于雍正乾隆时期。由于粉彩瓷器的色彩更加鲜艳亮丽,刻画更加生动传神,加上传世量少,因此长期以来成为仅次于珐琅彩而受收藏家喜爱的收藏品种,特别是画人物的粉彩瓷器,传世量更加稀少。在近年拍卖市场上出现的粉彩瓷器中,成交价前10名的几乎均是乾隆粉彩,可见其精美和受追捧的程度。不过,康雍乾重要的官窑瓷器都有明确的递藏经过,能值天价的拍品只会在其中产生。

 

      近年来,清三代瓷器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上最热门的追捧对象之一,其身影经常出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成交价屡创新高。2002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只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以4000多万元港币成交,创当时清代瓷器拍卖最高价;在2005年10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清朝乾隆皇帝御制的“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最终以1.1548亿港元成交,创全球清代瓷器最高拍卖价。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