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藏高古瓷器收老窑
2015-02-28 10:56:57 来源:藏瓷网 已浏览次
我国的古陶器历史悠久,其外形纯朴稚拙,风格豪放粗犷,包含着强大的艺术张力,是我国传统的收藏品类之一。
“陶器藏高古,瓷器收老窑”
说起陶器收藏,收藏圈里流行着“陶器藏高古,瓷器收老窑”的说法,意思是收藏陶器要讲究年代,而收藏瓷器则要讲究窑口。
南宁藏家石见说,其实不少人对陶器和瓷器的概念有些混淆,尤其是收藏的外行人士。陶器和瓷器合称陶瓷,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高岭土)的无机混合物做原料,采用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方法制成的器皿都算是这一范畴之内。但是,陶器和瓷器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陶器的原料是随处可取的黏土,吸水率比较高,烧制的温度比较低,一般是800摄氏度;陶器一般单纯由陶胎组成,到后来才在陶器上涂釉。对于收藏人士来说,陶器和瓷器算得上是两种不同的藏品。石见介绍,早在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绘陶;阶级社会以后,又出现了陶塑艺术品、建筑陶构件。在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铅釉陶器,低温彩釉使得陶器更为好看。唐代的三彩釉陶有很高的艺术性。宋代以后,釉陶器物生产逐渐减少,转而生产琉璃建筑构件。
“陶器出现的时间比瓷器要早。”石见说,瓷器是商代中期开始出现的,最早的是工艺不够成熟的“原始青瓷”。汉代青瓷烧造逐渐成熟,进入早期瓷器阶段。隋唐时期,瓷器生产开始繁荣。宋代是瓷器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龙泉窑、钧窑、建窑、德化窑、景德镇窑、吉州窑、耀州窑、西村窑、潮州窑等处的产品各具风姿。
“所以说,陶器藏高古,瓷器收老窑。”石见说,在历朝历代,陶器都没有停止过生产,但是它的艺术性、使用价值都有了改变。而收藏瓷器,则要看其是否“系出名门”,越是历史名窑、数量稀少,其收藏价值就越高。
“行家眼里,烂陶不烂价”
“身高40厘米,壶口外撇、直颈鼓腹,腹两侧有圆环双耳,以红黑两彩绘制旋涡状纹饰,下侧黑彩单绘波浪状纹饰,彩绘线条流畅富于变化,这是一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双耳壶。”
“身着开领长袖衣裳、长裙拖地、衣襟下垂,双足着翘尖鞋。面容祥和,体态丰满,头梳发髻,形态自然神韵。一手及胸,一手前指,面向前方昂首而视。这是一尊唐代加彩妇人俑。”
在藏家崔先生的家里,收藏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几十件高古陶器,每逢有藏友到家里来交流,崔先生总是用这种文绉绉的语气来描述自己的藏品,他认为只有这样形容才能表现出高古陶器身上那种原始美、古朴美。崔先生说,历经了好几千年的东西,还能完整地来到自己手里,这对于藏家来说可是相当荣幸的事情。不过,要严格说起这“完整”,崔先生说高古陶器不能追求完美无缺,像一些博物馆里展示的几百年前的瓷器,有的还崭新得像刚出炉似的,而高古陶器多少也会有些斑驳脱落的痕迹,只要不是断裂残缺,也算得上是完整了。高古陶器均是用黏土塑造,还经过长期的地下埋藏、季节的干湿变化、各种自然物质的腐蚀等等考验,其质地难免变得疏松。此外,高古陶器上的彩绘,着色用的都是矿物质颜料,历经几千年有脱落、褪色现象也是再自然不过了。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