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三彩瓷枕的造型分类(一)

  宋金元三彩枕,是指在宋金元时期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瓷枕,先素烧胎体,再在胎体上施彩釉,低温烧成,釉色呈黄、绿、白、酱等多种色彩,以北方窑口烧造为主,窑炉主要是北方典型的馒头窑。装烧工具有匣钵、支垫具、垫饼等。三彩枕的侧面上遗留有三枚支钉痕,表明是用三岔形支钉支撑、侧置入窑烧制而成的。

 

  宋金元三彩枕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在装饰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图案也是同时期三彩器中最丰富、最有特点的。本文主要根据三彩陶瓷枕的造型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Ⅰ类:箱形枕。由枕面、枕底及枕墙粘合成型。此种枕最常见,种类最多,数量也最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长方形枕。发现的数量最多。棱角分明,枕面平坦或稍微内凹,两端微翘。按釉色、装饰又可明显分为3组:

 

  第一组,枕面主题为折枝花朵,个别为动物、人物纹。纹饰规整,布局多为长方形边框内刻划菱形开光,开光内刻划花朵,开光外饰花草纹。釉的颜色较多。这类三彩枕最早出现于北宋中期以后,金代依旧流行。代表性藏品有:

 

  1.河南内黄县宋墓出土者,枕面开光内分别饰红色葵花和牡丹花,四周上首绘青色花卉,下首饰白釉,枕底面未施釉,微平。

 

  2.新安宋墓出土的三彩莲花纹枕,枕面绘缠枝纹和荷叶荷花,上有铭文“镇宅大吉”,墓葬年代为北宋中期宋哲宗时期(1086——1101年)。

 

  3.故宫博物院藏刻花人物纹枕,上半部及枕面周围均饰绿釉,枕面中心饰二人物行走在草丛中,绿树和黄色的朵云作陪衬,两侧均为黄地开光折枝花一枝。

 

  4.1956年西安曲江池西村元墓出土叶纹枕。枕面稍凹,用黄、绿、褐彩绘成由花卉纹、十字纹等组成的树叶纹。

 

  第二组枕面装饰以人物为主题。目前仅发现两件,年代为12世纪中后期。

 

  1.首都博物馆收藏的三彩人物枕,开光内刻绘人物图案,两边刻唐诗,款为“隆兴元年(1163年)”,底有“张家造”戳印。这件瓷枕应为观台磁州窑的产品,原因有两点:首先,目前发现这种戳印“张家造”标志的窑址仅有磁州窑和吉州窑,且吉州窑址目前仅发现了舒、赵、郭、谢四姓,未发现张姓;其次,吉州窑的三彩枕存世极少,以绿釉枕居多,且多束腰形、八角形,极少见到这种绘制三彩人物的长方形枕。

 

  2.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绍兴五年(1135年)枕,有学者推测这件瓷枕是南方窑址烧造。南宋建立初期,北方地区为金人占领,时局混乱,窑业工人纷纷南迁,将工艺方法带到南方。但到目前为止,发现三彩枕残片的南方窑址仅有吉州窑,却没发现这种类型的瓷枕残片,因此该绍兴五年枕是否为南方窑址生产还不能肯定。

 

  第三组枕面装饰以故事为主题,人物融入故事之中,变成故事的一部分。也有元代流行的叶形纹枕面中央绘图的形式,中心画面两边还配有花卉图案,枕壁均饰有花卉图案。标本为:

 

  1.北京房山出土的三彩枕,枕面图案为“萧何月下追韩信”,发掘者将年代定为宋代,其实是不对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瓷枕的主题图案为“萧何月下追韩信”,此图案用于瓷器最早见于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元代青花人物纹梅瓶,两个图案中人物的衣着、冠饰、马儿奔跑的姿态、景物的点缀、整体构图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其次,枕壁也装饰花草纹,这在北宋的瓷枕中是看不到的;再次,这类瓷枕通常较大,面长通常在40厘米以上。所以推断这类瓷枕为元代瓷枕。

 

  2.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枕面刻划一个幼童在莲花之中嬉戏,寓意“连生贵子”。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