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盐商》里的沉泥盆与宣和金戗
2015-01-26 09:27:32 作者:刘英杰 来源:扬子晚报 已浏览次
近期热播剧《大清盐商》中扬州盐商的富贵与奢华引发观众热议,乾隆年间朝廷的食盐管理是官督商办的特许经营制度——即引盐制,而一旦获得了食盐的特许经营权,盐商想不发财都难。原因无他,在农耕时代,食盐是消费者最多、最能体现流通性、利润最大的商品,盐商的奢靡和扬州的繁华皆因此而来。
近期热播剧《大清盐商》中扬州盐商的富贵与奢华引发观众热议,乾隆年间朝廷的食盐管理是官督商办的特许经营制度——即引盐制,而一旦获得了食盐的特许经营权,盐商想不发财都难。原因无他,在农耕时代,食盐是消费者最多、最能体现流通性、利润最大的商品,盐商的奢靡和扬州的繁华皆因此而来。《大清盐商》中汪朝宗原型便是清代著名的客居江苏扬州盐业的徽商巨富,为清乾隆时期“两淮八大总商”之首。江春因其“一夜堆盐造白塔,徽菜接驾乾隆帝”的奇迹,而被誉作“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天下最牛的徽商”,其豪奢代表处,除了兴建康山草堂之外,史书专门记载其“所造沉泥盆,与宣和金戗等”,意思是江春家的沉泥花盆跟“宣和金戗”差不多。
将“沉泥盆”与“宣和金戗”单拎出来类比以记述扬州盐商的奢华,可见这两类器物何其珍贵,几乎和石崇王恺斗富祭出的各般奇珍一般传奇。既然江春所造“沉泥盆”比“宣和金戗”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首先得知道“宣和金戗”的历史地位。“宣和”是宋徽宗的年号,“金戗”实为“戗金”,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瓷器装饰艺术。众所周知,两宋瓷器是中华瓷器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它反映了那个奢华无比的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但凡每一件两宋瓷器,都蕴含着一些精绝奇巧的制瓷工艺和其背后的精神图腾,何况是戗金宋瓷。所谓戗金,是要在器物表面先刻出线条或细点,然后在线条或细点内上金粉或金箔。戗金艺术运用到瓷器装饰上并不多,概因其费工费料,稍有不慎,即成残品。戗金瓷是上层统治阶级的专门用品、礼器及祭器,烧制极为隐秘。在等级森严的王朝,戗金瓷器与“釉有三色”的瓷器,民间是不能使用的,仅限于宫廷、官府和皇亲国戚使用。由于这种戗金瓷器的存世数量不多,品类特别,制作特殊,身份独特,随着历史变迁,时间推移,人们知之甚少,遂成为后世渲染富贵珍奇的寄托之物。
推而知之,评述江春所造“沉泥盆”与“宣和金戗”相类的论述者,并不一定见过宣和戗金瓷,但必然见过江春家的“沉泥盆”,且对其精妙工艺与高贵品质赞叹不已。“等”不仅体现在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上,应该还体现在器物的色泽与质感上,所以“沉泥盆”应该金光内敛,圆润莹洁。“沉泥盆”即紫砂盆,众所周知,将紫砂塑造出宣和戗金瓷器的韵味当然不是容易事儿!何况江苏宜兴紫砂赫赫有名,扬州宜兴水路极为便利,再加上清代中期是紫砂艺术发展鼎盛的时期,涌现了许多紫砂名家,富贵盐商必然受风潮影响。这一时期的紫砂艺术,已趋雅而不俗,使用与把玩共存,大量诗文书法金石篆刻挥洒之上,实际上反映了文化人的生活哲学和处世态度。江春虽是一介商人,却是功名在身的文化人,常以儒者自居,是以玩赏紫砂也符合当时的身份与地位。富贵熏天的江春所造“沉泥盆”自然不是寻常紫砂,紫砂艺术品两个珍贵之处,一个是制作工艺,另外一个便是胎土泥料,制作工艺不说,仅普通的胎土泥料便有“富贵土”之称,足见其珍贵。江春制作“沉泥盆”所用“沉泥”,是将紫砂泥料精淘细洗,经历数十道工序,取其精细沉泥。可以说,这种制作工艺是完全不计成本的烧钱艺术,和剧中另一位盐商鲍以安“以长白参喂鸡而食鸡子”有异曲同工之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