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瓷器款识中的堂名、斋名概述

清代瓷器款识中的堂名、斋名大多数都使用楷书。制作此品之人有四种:一为帝王,一为亲贵,一为名士而做大官者,一为制瓷界雅匠良工。

      清代瓷器款识中的堂名、斋名大多数都使用楷书。制作此品之人有四种:一为帝王,一为亲贵,一为名士而做大官者,一为制瓷界雅匠良工。

      清帝中,康熙、乾隆好讲理学,所以两帝时代御制瓷器堂名,也就多爱用理学语。

      亲贵诸王所制陶瓷品,康熙时有“拙存斋”、“绍闻堂”。也有不用理学语做堂名、斋名的。乾隆时有“彩华堂”、“彩绣堂”,所制瓷品也都是内府御用之物。至于名士且做大官的人所制瓷,则有乾隆时的“雅雨堂制”、“玉杯书屋”、“听松庐”等。当时名工雅匠则有“宝啬斋”,有陈国治、王炳荣等。道光时的“听雨堂”、“惜阴堂”,这些瓷品的主制人是谁,则不可知也。概而言之,清瓷款识中,称“堂”、“斋”者,则帝王、亲贵、达官、名匠所制瓷皆有之;而在瓷款中称“书房”、“山房”,称“珍藏”、“珍玩”,称“雅制”、“雅玩”者,则仅仅达官亲贵有之,而帝王所制瓷绝无之。说到这类瓷器的价值,亲贵中雅制之品,以“慎德堂”、“绍闻堂”、“解竹主人”所制最为有名;其次则“东园文石山房”、“瑶华道人”、“十砚斋”、“红荔山房”所制亦堪称珍玩;“慎德斋”所制瓶类瓷品,至近代则已极罕见,因而价格昂贵。

      值得一提的是,清慈禧太后制瓷名“大雅斋”,多以豆青色作底,黑线双勾花;也有五彩者,则多绘牡丹、萱花、绣球之类。豆青色底的横题“大雅斋”3个字,旁有“天地一家春”印章;底有“永庆长春”4个字,亦有“大雅斋”款字在底。此瓷品制作虽为近代,但其价值却也昂贵。

      说到清瓷器款字的多少,则以道光时“有恒堂”瓷款为最多。其款识云:“道光某年定府行有恒堂珍赏”,实为清瓷款识中之奇收藏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