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收藏品修复工艺的工序
2015-01-05 13:24:36 来源:藏瓷网 已浏览次
陶瓷收藏品修复工艺主要包括:清洗、拼合、黏接、补缺等工序。
清洗。以色彩分类,陶瓷(器)有黑陶、红陶、白陶、彩陶、烟灰陶和彩绘陶等多种;从胎体质上又可分为硬陶、疏陶、夹沙陶等。陶器的清洗方法有干洗和湿洗两种。
对于质地粗松酥散的陶器及彩绘陶、夹沙陶,不能直接浸入水中清洗,水洗会使彩陶脱色、夹沙陶散架,使陶器无法修复,故此类器物清洗时一般采用干洗的方法处理。操作时,器物表面的异物用棉球蘸酒精轻轻擦洗,或用自制的牛角刮刀、金属利器将其剔除;对不易清除的附着物,则用吸入酒精、乙酸乙酯等化学溶剂的棉球,敷在附着物上,使之软化后清除。器物的拼接处特别要处理干净,以免黏接时整件器物错位变形。
胎质较硬的白陶、黑陶、釉陶,可直接浸入水中用毛刷,尼龙刷,棕刷直接洗涤器物。清洗时除拼接处需彻底清除干净便于黏外,其他部分仅将附着物和污物清除,尽量保持其原来的面貌。清洗完毕需用青水洗净,晾干。
拼合。拼合的方法有以下三种:一是由下至上拼合;二是由上至下拼合;三是局部拼接,整体合拢。
黏结。适用于气陶器的黏合剂品种较多,有乳胶、虫胶、清漆、502胶及环氧树脂等。
常用的环氧树脂型号有6101、619、SW-2、SW-3等,分别由甲乙两剂组成,甲剂为黏合剂,乙剂为固化剂,使用时甲乙两剂按比例混合,常温下凝固时间为2-3小时,若需快速固化,可用电吹风、酒精灯或烤箱加热处理,加温至80度,三分钟左右即凝固。
操作时选用一块洁净的白瓷方板或白色涤纶薄片,将环氧树脂甲乙两剂按2.5:1比例,牛角刀在瓷板上调制而成。将调制后的黏合剂薄而均匀地涂在器物的喷接处,用力合拢使之干却、凝固。
环氧树脂的调制比例一定要准确,关键是固化剂用量,固化剂少则黏合牢固差,不易收干甚至根本不干;固化剂多则影响黏接的强度。为了增加黏接强度,黏合剂调制中可以适当添加石英粉以增加其韧性。使用环氧树脂时宁少勿多,涂胶完毕,用棉花球蘸酒精将器物表面处理干净。
从涂胶至凝固的时间约需2-3小时,为防止其移位变形,可采用沙盘固定法、热熔胶固定法等方法固定。沙盘固定法:将黏接后的残片插入沙盘使其自然干却,沙盘可自制,用搪瓷盆盛三分之二经陶洗干燥后的细沙即可。热熔胶固定法:将热熔胶加热后涂于拼合处作临时固定,待环氧树脂凝固后再除去热熔胶。此外,还有胶带固定法和绳捆固定法。
补缺。黏接后的残缺的部位需作补配复原处理。不论是考古发掘品还是传世珍宝,补缺一定要有科学依据,不可主观臆造。补缺的原则是宁缺勿滥。陶器的补缺材料一般采用石膏。
石膏,学名硫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又天然石膏经低温煅烧脱水制成白色粉末状熟石膏,即石膏粉,石膏粉调水后具有可塑性,且不久即固化,故可作陶器残缺部位的补缺材料。石膏粉有多种,陶器补缺一般选用模型石膏或医用石膏。
使用石膏时需准备医用橡皮碗,按需用量调制一次用完。操作时先放水后加石膏,将石膏粉均匀地撒入水中,以水浸没石膏为准,用不锈钢工具搅拌均匀,不得有沉积物,不得留有气泡,调至浆状时,迅速将石膏填入残缺部位,速度要快,注入要准,动作要轻。常温下十分钟左右即发热固化成形,待石膏定型后,用金属刮刀将多余的部分清除修正造型,轻微凹凸不平处,可用木细砂纸打磨。若器物上还存在局部缺陷孔洞,也可调少量石膏修补直至平整。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