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湾窑陶器的历史

石湾窑产品多采用本地陶土,器物形体厚重,胎骨暗灰,也有少量胎色呈白色或红色,其釉厚而光润,釉色丰富多彩,有青、黑、红、黄、蓝、白、紫等。这些彩釉由于配方不同,浓淡不一,因而所呈色泽繁多,仅青釉就有冬青、粉青、桑青、梅子青等。

      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的石湾窑,以制陶业闻名于世。佛山石湾窑开始于宋,兴盛于明清。由于其善于仿制宋钧窑,人们习惯称之为“广钧";又由于石湾窑产品为广东各窑杰出的代表作,石湾窑又被称为“广窑"。

      石湾窑产品多采用本地陶土,器物形体厚重,胎骨暗灰,也有少量胎色呈白色或红色,其釉厚而光润,釉色丰富多彩,有青、黑、红、黄、蓝、白、紫等。这些彩釉由于配方不同,浓淡不一,因而所呈色泽繁多,仅青釉就有冬青、粉青、桑青、梅子青等。在这些釉色中,最富于变化的当为蓝釉,所谓“钧窑以紫胜,广窑以蓝胜"。此外玫瑰紫、翠毛等色亦为佳品。最为珍贵的为“三捻花釉",即杨桃花釉,它是在浅蓝或红色的釉层中,密布芝麻点般的紫红色,幽雅娇艳,极为罕见。在仿钧窑的窑变色釉中,有一种在蓝釉中流淌雨点状葱白色的品种,人称“雨淋墙”,远远望去犹如飞流千尺、万马奔腾。

      石湾窑的表现题材与器物种类非常丰富,有人物、乌兽鱼虫、仿古器物及仿各名窑产品、建筑装饰件等。目前所见明代产品有仿贯耳壶、长颈瓶、拄瓶、三足炉等,其釉色庄重,有蓝釉、翠毛蓝、酱黄、米色釉等。色釉多有开片;人物塑像有城隍、土地门官、神仙道佛等,表现手法单一,人物缺乏个性特征,且面部饰有较厚的色釉,五官模糊不清。清代石湾窑各种类型题材齐全,釉色应有尽有,人物塑像写意传神,除神仙道佛官吏外,还有众多劳动人民形象。与明代陶器相比,人物面部不再施釉,而以各种色彩描绘五官,整个形象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及个性特征。各种人物塑造得神气意足,栩栩如生。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