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郎窑红仿品有六大重要的破绽

      郎窑红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江西巡抚郎廷极到景德镇作督陶官后, 仿明代宣德“祭红”而创烧出来的一种名贵色釉瓷器。 但在青花“大行其道”的收藏市场上, 色釉“退居二线”。 有行内人士表示, 色釉特别是郎窑红简洁高雅, 目前市场并未“大热”, 价格不高, 值得有闲钱、有审美能力的工薪一族关注。 本期由广州市文物总店专业人员对读者所提问的郎红天球瓶进行鉴定并作出分析。

      从读者所提供的郎红天球瓶照片判断, 经过专业人员的鉴定为新仿品, 主要有六个重要的破绽:

      *破绽一:釉 对比“新仿郎红天球瓶”和“光绪郎红观音瓶”的图片可发现两者的明显差别, 真品的瓶口处釉色灰白, 而赝品为纯白;虽然两个瓶的内壁都光滑如镜, 但真品有沉淀的光彩, 而赝品有光鲜的红色, 非常刺眼, 应该是造假者在瓶身上了玻璃釉的效果, 从“康熙郎红香炉”也可看到真正的郎红色彩浓厚、沉重, 毫无轻浮之感;在瓶口白釉和红釉的“接壤处”可看到, 真品的红釉有垂流现象, 呈自然的流动感, 而赝品却明显是将红釉扫上去, 甚不自然。

      *破绽二:开片 对比“新仿郎红天球瓶”和“光绪郎红观音瓶”、“康熙郎红香炉”可发觉, 开片截然不同。仿品的瓶口处开片很小, 有玻璃出现碎纹的感觉, 而瓶口内壁无开片, 只有纯白釉;真品中, 观音瓶瓶口内外壁都有开片,香炉的内壁完全开片, 而且开片自然, 呈“井”字形。

      *破绽三:底部 对比“光绪郎红观音瓶”、“康熙郎红盘”、“康熙郎红香炉”、可发现郎红器的底部有几个共同点:加釉的部分呈“米汤白”, 并有开片。 香炉的底部最为特别, 只有中间一小圈是加釉部分,其他都露胎。 而“新仿郎红天球瓶”的底部全上纯白釉, 无开片, 明显有“贼光”。

      *破绽四:圈足 “新仿郎红天球瓶”中, 器物的圈足非常干净纯白, 而红釉与圈足之间有明显分界, 可判断是造假者对圈足进行了打磨, 以制造出红釉只流到器物底部的“假象”, 非常规整。从“光绪郎红观音瓶”可看到郎红器物的重要特点——“灯草边”底——圈足不平整, 红釉自然与圈足有轻微“接壤”,是因为圈足曾被工匠用刀刮过以“修足”,非常自然。

      *破绽五:款识从“新仿郎红天球瓶”可看到明显的款识“景德镇制”。但其实郎红器物一般无款,更无“景德镇制”这样的款识。文章中提到的几件真品均无款识。可从此款识推测该赝品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仿造的。

      *破绽六:重量 手拿新仿品可发现上轻下重, 所有力量集中在球体部分。 而实际上真品的重量上下非常均匀, 重心不会下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新仿郎红天球瓶”可看到明显的款识“景德镇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真正的郎窑红色彩浓厚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