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艺术品是立体的画、无韵的诗

      紫砂壶的手工制作方式,天工造物般打开了历代紫砂艺人的想象空间,上古至玉器、青铜器、瓦当、漆器、乐器、生活中老井、木桶、锅、碗、瓢、盆,自然界中的松竹梅兰菊等花花草草,飞禽走兽,无不为造化之物,形成了千姿百态,百媚丛生的器型世界。圆无一相,圆可从方中来,方非一式,方可从圆中求,不管造型取材如此随意,铁定的格律一丝不变,把、嘴的三点一线,壶身均匀得体,比例和谐,线条流畅,韵律协调,圆器口盖旋转紧密,几无空隙,滑顺而不凝滞;方器挺括传神,花器刻画传神,师法自然而不拘泥于自然,其堆、贴、雕、塑丝毫不含糊。例如随风飘逸的桃叶、刚劲挺拔的竹、饱经风霜的松、采花的蝶、跃跃而动的蛙,无不栩栩如生,充满朝气,清动灵秀。陶刻装饰,其一文人气息浓郁,画面题字内容极为高雅,追求安逸乐道,修身养性的精神境界;其二以刀代笔,金石味极浓厚,刻工细腻生动,有笔有墨,字里行间,精确、利落,刀中含笔,笔中见刀。其它的金银镶嵌装饰、浮雕法、彩绘法、绞泥法手段层出不穷,看似繁杂,实则贵而不俗,华而不繁,皆能与朴实的紫砂壶原味相得益彰,韵味十足,无奈何有人赞叹,一件精、气、神俱佳的紫砂艺术品,犹如一幅立体的画、无韵的诗。

      而在陶瓷生产中,自轮制成型工艺发明后,圆形器便成了器形的主流,这是因为圆器使用方便,易于生产。但是轮制成型的器物受到同心圆的制约,形体只能上下有变化,使造型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而紫砂壶则打身筒和镶身筒两种基本手工成型,这使宜兴陶工不单可制作圆形等类的对称形体,亦可做出许多非对称和有雕塑感的茶壶类。这种有机造型的形体,具有上下、前后、左右三度空间,造型领域的扩大,使壶体的设计样式更丰富多变,花货类中的树瘿壶、束柴三友壶、南瓜壶和梅干壶及光货类中的伏虎壶、追月壶和小之泉壶等都是非对称形式的有机造型表现,这种造型是通过周视效果来表现其整体统一感,其设计是多层次的结构变化。设计者把造型最富变化的线、面、体表现在壶体的主观面,通过视觉的流动,使各部分造型在连续变化中取得有机的溶合。如南瓜壶,它以视觉上的回环转向来表达自然生机的变化感和造型上的整体感。来源:藏瓷网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