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长沙窑执壶的工艺特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名小女孩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参观“长沙窑大执壶”资料图

 

      笔者认为,南宋官窑博物馆馆藏的长沙窑执壶恰恰是长沙窑执壶的典型造型。有《中国陶瓷史》第220页“唐代典型器物示意图”为证。唐代执壶,不论长沙窑、越窑、岳州窑、寿州窑,其风格大同小异,但器型样式纷呈,它的尺寸、口径、圈足、颈项、腹部并无统一标准。这点同明清瓷器差异很大,明清特别是清三代官窑尺寸相当讲究,同种器型各部分尺寸基本一致。

 

      百花竞秀的唐代瓷窑,它们不受官家束缚,窑工们尽情发挥,很多执壶其实是没有执把的。宋代高承约《事物纪源》说:“注子,酒壶名,元和间酌酒用注子。太和中,仇士良恶其名同郑注,及去柄安系,若茶瓶而小异,名曰偏提。”所以说南宋官窑博物馆长沙窑执壶器型不对,因此是仿品。这个理由实在是把肤浅当惊堂板。

 

      杨静荣先生的第二个理由更加站不住脚。说是柄太短,注酒水之后提不起来。其实古代瓷器的柄,有两项功能。一是观赏、装饰功能,让器型更美观;也有虚拟提示功能,说明这件东西是装酒水的。它的使用功能,空瓶的时候,柄的承受力够,注满水之后,柄承受不了重量,起的是固定作用,提水时必须一只手托起执壶底部,另一只手固定把柄,倒酒水时也是一样。明清的执壶有的高达四十几厘米,瓷胎的把柄无论如何是承受不了注水之后的重量,其使用方法就是这样。所以杨先生说把手太短,承受不起重量,就断定它是赝品,不只缺乏物理常识,也缺乏古瓷常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