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元青花高足杯残件赏析

      我藏有两件元青花高足杯的残件,一件杯心画位高士,汉人装束,用笔含蓄飘逸,人物姿态静中有动,有凛然而不可犯之感。另一件杯心画着一个蒙古少年武士,手握兵器,强悍健壮。两件残器,画风酣畅有力,干净利落,为元代景德镇湖田窑的产品。

      元朝本由蒙古贵族建立起来,蒙古族原是一个落后的游牧民族,它训练出一批强悍的军队,从1210年开始向南侵犯,至1234年消灭了女真族统治下的中国北部的金朝政权。1279年又覆灭了汉族统治下的中国南部的宋政权,统一了南北,建成了自汉唐以来规模空前的统一国家。元朝的统治在全国得到巩固之后,由于民族间的复杂关系,致使这个时期内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一种特殊的形态。在政治上,他们制造民族矛盾,推行了一种民族歧视政策,把各民族人民分成贵贱四等。蒙古人居首,色目人次之,汉人、南汉人居末。

      蒙古统治者一面接受儒家思想,程朱理学,另一方面又保持他本族原有的一些风尚,因而很难使汉族士大夫接受。在政策上,统治者对汉族士大夫采取分化的办法,一方面给以高官厚禄,一方面加以镇压,因此,一部分士大夫彷徨徘徊于野,终于苦闷地走向山林,做起隐士。生活比较清苦的文人,多半自食其力,不做元朝的官,比较富有的文人,也变卖田产,抛弃家园,放浪于山水间。

      元代绘画的发达,突出的是文人画。士大夫的绘画标准,以文人画在绘画中最超逸,最高尚。倪云林的“逸笔草草”、“聊以写胸中逸气”,最能道出元代绘画的精神。元青花的许多绘画题材,显然受到元代文人画的影响,如四爱图、松竹梅、荷花,这些都表明了元代士大夫高尚脱俗的精神境界。而“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则反映了元代士大夫另一种苦闷无奈的精神世界。

      元代青花与元代文人画不仅许多题材相同,笔法也较一致,或繁而不乱,或以少胜多,与明清青花相比,更有一种静逸之美。

      一文一武元青花,反映了元代的政治面貌,又反映了元代的绘画艺术。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