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彩发展的不同阶段与特征
2014-07-24 16:14:47 来源:石渠雅集 已浏览次
广彩发展的不同阶段与特征
(一)创烧的初期阶段
广彩瓷器的出现和发展,与广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外贸易有关。广州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出入口岸,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外国商船随之增多,外国人喜爱中国瓷器或在广州定货,或来样加工,因而也促进了广彩瓷器的生产和发展。康熙中晚期至雍正早期,应是广彩的初创阶段,无论是制瓷匠师还是制瓷用的颜料、素瓷都是从景德镇来,或依景德镇彩瓷纹样,或来样加工,岁无定样,故广彩的特色不太显著,国内流传下来的实物很少,或者见到也不清楚是广彩。“广彩开光人物盘口瓶”,颈部和腹部均有两菱形开光,上两开光绘山水,腹部两开光内绘清装人物小景,只是以锦纹相隔,露出大片白地,而不是广彩惯用的满地,金彩也不多,只在口沿处的锦带中配以五瓣金花,这是初期广彩的瓷画特征。
(二)广彩的成熟阶段
大约在乾隆、嘉庆时期,广彩瓷器已显现出其独有的风格,并得到文物鉴定专家的承认,一些著作则把它作为“广窑仿洋瓷烧者,甚绚彩华丽”的基本特征记载下来。这一时期主要使用了广州所制的西洋红、鹤春色、茄色、粉绿等,有了这几种彩料,就使得广彩瓷器像换了新装一样,显得多姿多彩了。在画面方面,除参考传统绘画瓷外,多仿照西洋画法,或来样加工,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广彩特有的风格。如“广彩外国风景盘”,画面很简练,只是盘心用红、赭、金三色绘制欧洲风景的画面,笔法如钢笔素描,阴暗分明,是仿照西洋画的画法而加彩的,此种色彩是在广州配制的,广彩行话叫“麻色”,其实是用红与黑两种色配成的深赭石色,多用于外销瓷器上,在江西景德镇很少用此色,此盘应是外商来样加工的品种。最近出版的《民间藏珍》一书收录的“乾隆广彩碟”,为金边图案形花带,盘壁与底交接处画小结花一圈,盘心绘折枝花卉数枝,花卉的上方绘一葡萄牙皇室中的纹章,无异是来样加工的纹章瓷。馆藏还有一件“广彩奖杯纹瓶”,腹部两开光内的主体纹饰是以干大红加金彩绘制的奖杯,衬以小朵花卉,开光外和折足处均绘带卷须的四瓣花卉,紋饰精细,颜色艳丽,布局疏朗,主次分明,互相衬托,是件很精致的产品,也应是外商来样定绘的产品。
(三)广彩的繁盛阶段
广彩到了清代后期的道光至光绪时期可说巳达到了繁盛阶段。它既吸收了传统的工艺,亦吸收了欧美的艺术精华,完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特点是绚彩华丽、金碧辉煌、热烈清新、构图丰满、繁而不乱,犹如万缕金丝织白玉的“织金彩瓷”。这时的颜料已从初期的几种增加到十几种,使彩绘更加丰富艳丽。
在装饰花式设计方面,已改初期的“岁无定样”而成为批量生产,使零碎、分散、单独的纹样联合起来,成为连续图案或完整的构图。如“织金人物羽毛”、“散花花雀” 等构图,这不仅较前有所发展,并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程式,可以运用到所有的产品构图上。如整套的餐具,纹样放在盘子上合适,放在碗和汤匙、小碟上都合适,使整套餐具的紋样既完整又统一,布局整齐,并可容纳时果花卉、鸟雀虫鱼、人物、山水等题材内容于一件产品上。因为碗、盘、碟等产品中心用一夹金圆圈,采用十字开幅,开四斗方,加上花果、蝴蝶织金作地,就可以千变万化,同时纳人一个固定的程式,易批量或整套生产,中心夹金圈内可以写花、鸟、石,也可以绘上外国商标或洋行的徽章,适应性比较强,这样就促进了广彩瓷的迅速发展,在生产上可以有分工,各司其责。其代表作品如清“道光年制”款的“豆青地广彩花鸟纹盘”,盘内画满了各种形态的花、鸟、蝴蝶等,画工精细,色彩鲜艳,有明显的广东特色,名为“满地式”。另一件是“同治广彩人物双鹤耳大瓶”,开光内画人物小景,人物形态各异,画工精绝,广彩界称为“同治彩”的便是此类。此瓶不但颜色丰富,金彩亦多,真可谓“金碧辉煌”,应是这一时期广彩瓷的代表之作。“光绪广彩人物花鸟纹盘”,采用十字开幅,开四个斗方,以花果、蝴蝶作地,开光内绘花鸟人物,两两相对,中心一夹金圈,内绘花鸟(亦可绘上外国商标),此种花式可千变万化,易于批量生产,行业上称为“织金人物羽毛”的便是此类。
(四)文人画家的参与和创新阶段到了清末至民国初年,一些文人和画家的参与,使广彩瓷画有了创新之作,并出现了新彩绘组织,如“广东博物商会”、“羊城芳村化观瓷画室”等铭款,都有实物传世。广东博物商会是清末知名画家、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和陈树人等创办的,他们先是在河南(即珠江南岸)宝岗附近宝贤大街的一间旧式大屋里开设了绘
晚清至民初广彩山水紋盘画和彩瓷艺术室'后又合股建立了 “广东博物商会”,一面从事彩瓷的研究和生产,一面在博物商会烧窑处制造炸弹,支持革命。因此,当时也绘制了不少广彩瓷器,可惜多已外销,留下来的很少,所知香港艺术馆出版的《高剑父的艺术》一书中,有高剑父所画的“螳螂盘”、“牡丹彩瓶”两件作品传世。
广州市文物总店有一高剑父所画“猛狮盘”,广东省博物馆收藏有高奇峰、潘冷残、陈树人合画的“冷月栖篁盘”,画面描绘七只麻雀栖于雪竹上,上绘一圆月作初升状。据云“奇峰画雀,冷残画竹,而陈树人补冰轮”,此盘是件十分难得的辛亥革命时期的纪念物。高剑僧绘制的“群鹿紋瓷板”,以墨彩绘梅花鹿六只,群鹿立于初春土肥草盛的田野上,领头的公鹿仰首瞪目,似发现远方的敌人来袭,正在觅食的小鹿也都停止了吃草,随着警觉起来,神态生动,栩栩如生。瓷板上书“庚戌粤彩广东博物商会高剑僧作”,下钤长方红印“剑公画”三字。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广彩寿星碟”画的是一寿星用拐杖吃力地背着一个大寿桃,当是为人祝寿之用,虽寥寥数笔但画意生动自然,上题诗一首,下书"庚子(1900年)飞岩老人写于博物商会“。广东省博物馆还藏有一件钤有”羊城芳村化观瓷画室“款印的”山水纹盘“。羊城芳村化观瓷画室是和博物商会同时期的另一彩瓷组织,产品多是山水、花鸟、人物的题材,很少使用图案作装饰,表现技法大多是国画的形式。除广东省博物馆所藏几件岭南画派画家所绘瓷器外,稍后的”岭南艺苑“还有一些他们的得意门徒所绘制的彩瓷传世,如广州市文物总店藏有赵少昂的”彩绘向日葵盘“,杨善深画的”大红花盘"等8件。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