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龙泉窑青釉五管瓶
2014-07-24 10:45:01 来源:石渠雅集 已浏览次
龙泉窑是中国南方最著名的青瓷窑。在浙江省龙泉县。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是龙泉青瓷的极盛期,元代有较大发展,明代中期以后走向衰落。
北宋所烧青瓷为石灰釉,由于石灰釉在高温下黏度小,流动性强,一般釉层较薄,透明度好,釉面薄匀晶莹,能清晰地映出刻划花纹样,所以北宋龙泉窑青瓷具有胎色灰白,釉色艾绿,器物普遍使用刻花装饰,辅以篦点和篦划纹来表现波浪纹、云纹、蕉叶纹、团花纹、缠枝纹和婴戏纹等。早期产品在釉色、装饰、器型等方面与越窑、瓯窑和婺州窑有相似之处,可以看出它们的渊源关系。器物有盘、碗、壶、盆、钵、罐等。
此北宋龙泉窑青釉五管瓶,高28.4厘米,口径7.7厘米,足径7.5厘米。直口、短颈、塔式肩上堆有五个向上的圆管,管中空,与器身不通。鼓腹下收,圈足。除口、底外,通体施青釉,盖上有宝瓶式钮。因肩上有向上直立的五管而得名,寓意“五谷丰登”。此瓶釉色青翠,造型美观,是北宋晚期龙泉窑的产品。现藏天津博物馆。
南宋时烧造青瓷的地点,在龙泉境内的有:大窑、金村、溪口、梧桐口、小白岸、大白岸、山头窑、松溪、笔架山、丁村等地。在北邻的遂昌县有湖山镇,在云和县有梓坊、水碓坑等地,甚至远及泰顺、文成、永嘉三县。总计瓷窑达百余处。形成一个规模很大的瓷窑系统。其中瓷窑最多,分布最为集中,产量最高的要推大窑和金村两地。烧瓷的窑炉,都是长条形的龙窑。窑都依山坡而建,窑身斜度在10 —18度之间。窑体都很长,多数在50~60米,最长的达八十余米。最小的一座龙窑长30 米。宽1.85—2米。据有经验的龙泉瓷厂老工人估计,它的一次装烧量为一万件左右。由此推算当时龙泉各地窑场生产的青瓷,数量是十分可观的。
南宋烧造的器型又增加了炉、瓶、渣斗、文具、塑像等。每种器物又有多种样式,如:炉有鼎式炉、葱管足炉、八卦炉、奁式炉等;^有胆式瓶、鹅颈瓶、龙纹瓶、葫芦瓶、虎纹瓶和五管瓶等。还有仿青铜器的鬲、觚、投壶和仿玉器的琮式瓶。瓷胎多白色,少黑色。
南宋的龙泉窑,早期用生动活泼的雁、凤、鱼、莲花和荷叶纹取代了北宋较呆板的团花图案。刻划于大盘内的飞雁和凤鸟,衬以线条流畅的花草,构成了展翅飞翔于花草中的美丽的花鸟画。碗、盘、碟内刻划的游鱼和莲花荷叶纹是这一时期最成功的装饰,题材健美,刀笔刚劲有力,寥寥几笔就是一尾摇鳍摆尾活跃于水草中的游鱼,或是几朵含苞欲放的莲花和迎风摇曳的荷叶。那娴熟的刀法,似乎工匠们信手拈来,毫不费力;而那生动优美的自然景色,却又耐人寻味。这一幅幅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的画面,说明它们来源于生活,又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去,成为人们喜爱的实用艺术品。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