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先要说说葫芦中文化的事。葫芦有很多用途:葫芦嫩的时候可以吃;可以做药;葫芦老了以后可以做乐器,葫芦丝吹起来非常好听。这种可以吃的葫芦是瘦长形的,在古汉语中称为“瓠”(hù)。
第二种葫芦是很多农村百姓家里舀水用的瓢。这个“瓢”在古汉语中念“匏”(páo)。还有一种就是今天我们大家心目中最经典的葫芦形象———“葫芦娃”的那种葫芦,在古汉语中称为“壶”。瓠、匏、壶是三种东西,但它们都同属一科。
马未都
祖籍山东荣成,生于北京。著名收藏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嘉靖皇帝轶事
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6年),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在位45年。是明朝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
嘉靖皇帝迷信丹药方术,他派人到处采集灵芝,并经常吞服假方士们炼制的丹药。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嘉靖命宫女们清晨采集甘露兑服参汁以期延年,致使上百名宫女病倒。宫女们忍无可忍,差点在皇后的床上将嘉靖勒死,这就是历史上罕见的宫女弑君的“壬寅宫变”。
事后嘉靖皇帝搬出了乾清宫,住在西苑万寿宫,终日修道以求长生。
明朝嘉靖年间流行葫芦瓶造型
本篇的文化主题就是中国的葫芦,当然实物还有葫芦瓶。葫芦瓶是明朝嘉靖年间最为流行的一种造型,它主要跟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个人好恶有关,他非常迷恋道教。
道教的鼻祖是老子,道教文化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对嘉靖皇帝的影响也非常大。嘉靖皇帝执政晚期对政治不太关心,不上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因为道教在他幼年时对他影响深远。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嘉靖皇帝小时候是在湖北武当山度过的,那是一个道教圣地。我们知道,中国历朝历代皇家对皇子的教育都是非常严格的,有一套严谨的程序。嘉靖皇帝幼年的时候没有受过这样的教育,他的思想可能就会“跑偏”。他对道教的信仰,就超出了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范围。
嘉靖皇帝一生都迷恋道教,天天都在炼丹,有学者认为他就死在慢性中毒上。炼丹跟我们想象的有点儿不同,丹药并不是剧毒的,不然人吃下去马上就会死掉,而是含有一定量的砒霜。极低量的砒霜会使人有点儿兴奋,出现一个假象,面部红润,感觉气色很好。因此就认为炼丹是使人长生不老的一个途径。当时,嘉靖皇帝请了很多文人、大臣写青词。所谓青词,就是虚无缥缈的、和上天沟通的一种文学作品。这些写青词的文官都以此来博得皇帝的欢心。官员里谁能把青词写好,谁就受重用。比如大奸臣严嵩,他就是青词写得好,所以就被提拔上来了,成了首辅———明代的首辅就相当于宰相了。
道教题材青花瓷嘉靖年集中出现
那么嘉靖年间为什么突然盛行葫芦瓶呢?因为这种造型最能讨皇帝的欢心。葫芦是道家的一个重要器皿,通过葫芦瓶可以引申这种文化,反映内心的需求。文化是非常抽象的,当我们要让它具象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代表物。我们今天看到葫芦,大多数人会认为它是一个很好玩的东西,但是在明代嘉靖年间,皇帝看到葫芦,他想到的是他的宗教问题。因为皇帝喜欢,道教开始对瓷器产生影响,道教题材的青花瓷器就在嘉靖时期集中大量出现。青花纹饰中的八卦纹、云鹤纹、葫芦纹、回纹、灵芝纹都是典型的道教题材,造型有葫芦瓶、香炉等,都跟道教有关。我们看到这上面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字,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当时国家统治者的期望。道教文化对嘉靖皇帝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葫芦瓶在嘉靖年间非常流行。实际上不仅仅是这种大型的,中型的、小型的也很常见,它们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当时道教文化的流行。
责任编辑:xw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