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宣青花厚重美艳集一身

青花瓷滥觞于唐宋,成熟于元朝,而永宣的青花则登峰造极,如日中天。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事实上,科技越进步,手工业就越落后,因此,现代或将来的科学技术再高超,也复制不出永宣青花的那分厚重和美艳。
厚重美艳集于一身
青花瓷滥觞于唐宋,成熟于元朝,而永宣的青花则登峰造极,如日中天。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事实上,科技越进步,手工业就越落后,因此,现代或将来的科学技术再高超,也复制不出永宣青花的那分厚重和美艳。
永乐皇帝朱棣是个干大事的人,很有霸气。他将建文帝赶下台后,亲率铁军平定天下,拓展疆土;派郑和七下西洋,使当时的中国与西南亚和非洲建立加强了联系,并带回了呈色艳丽的钴料苏麻离青;修 《永乐大典》,使世界诞生了首部大百科全书。在此背景下产生的青花瓷美得磅礴,与永乐皇帝一样很大气。
永宣青花瓷纹饰富丽堂皇,呈色浓艳,造型千姿百态,恢宏雄奇,动人心魄,具有很大的视觉冲击力。永宣青花瓷代表了青花瓷的真正境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博物馆中,都是重要的展品之一。永宣青花瓷器形很多,有梅瓶、玉壶春瓶、执壶、僧帽壶、梨形壶、折沿盘、深腹洗、无挡尊、渣斗、香薰、笔盒、三足炉、大盘、大碗、罐、钵、高足杯等。此外,双系扁瓶,大型天球瓶,带盖瓷豆、高足盏托、鸡心碗、卧足碗很有特色。永宣时期有些青花瓷还明显带有西亚风情,或许这与郑和带着庞大船队七下西洋不无关系。
帝王霸气仿品难现
永乐青花器物线条柔美流畅,讲究修胎,器形规整。瓷胎注意淘炼,胎质细腻洁白,胎体厚薄适度,造型凝重,较洪武朝轻薄。永乐瓷烧造温度较高,釉面肥厚、莹润、很少橘皮纹,少有开片,有玉质感。釉色大多白中泛青,也有洁白色,接近甜白釉,积釉处闪青色。釉薄处大多为白色或黄色,器物里外施釉均匀,釉面青白程度较元代减弱。大盘、瓶、罐等多为无釉的细砂底,常有铁锈斑、火石红;呈糯米粉状,抚之细腻滑润,如婴儿的皮肤。也有釉底,釉底白釉匀净,少数底釉开细片纹。小器底足很少露胎,其釉气泡极其丰富,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称吐沫釉。
永乐与宣德青花主要使用的钴料与元代青花瓷一样为苏麻离青。此时的苏麻离青与元代青花瓷上的苏麻离青稍有不同,主要表现在呈色上,永乐青花往往蓝中带微紫,色深处深入胎骨,手摸有下凹之感,下凹之处正视为黑色,侧看见锡光,宣德青花瓷比永乐稍显粗犷,多橘皮纹;永乐青花瓷极少带款,宣德几乎件件有款,皆为工整有力的楷书,如出一人之手,写款部位不定,有写在器底的,有写在肩上的,有写在盖上的,也有写在器内的,有宣德写款满器身之说。
和其它朝代的瓷器一样,永宣青花的仿品也不少,然而再成功的历代仿品均难现帝王的霸气,这一点也是永宣青花极为重要的鉴定依据之一。
特征鲜明辨别不难
永宣青花由于优秀,历朝历代仿品不断,甚至当代赝品也很多。面对鱼龙混杂的市场,即使著名的大拍卖公司鉴定时也是万分小心。
从年代上看,明代仿品其实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仿品,只是因仰慕前朝而落前朝款而已,青花瓷器形、纹饰、工艺皆为当时的,款识的写法也不刻意临写永宣。面对这些仿品,只要对永宣青花有所了解就不难鉴别。
清代仿品则不一样。尤其是康雍乾三朝的官窑内,仿造的永宣青花瓷不仅款识写得像,其造型、纹饰也很像。乾隆仿的永宣青花,竟然还仿苏麻离青上的小黑点。不过这些小黑点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用毛笔一点一点点上去的,因此仔细观察时也容易看出区别。此外,清代仿品无论怎样刻意求像,依然如小家碧玉般好看,但没有霸气和震撼力,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形似神不似。清代仿品,尤其是官窑仿品当时也是仰慕前朝而为,并无商业目的。现在这些仿品也已颇具价值,拍卖会上表现良好。
需要警惕的是当代仿品。当代仿品的青花已仿出苏麻离青的效果,上面的小黑点已不再用笔点,而是自然形成的,甚至连吐沫釉也仿得惟妙惟肖。但致命弱点是没有旧气,或者即使做旧也很容易辨别。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