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窑质量优于汝窑:胎体坚实 具备紫口铁足
2008年4月11日,香港苏富比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上,一只南宋官窑纸捶瓶以6000万港币的天价拍出,又一次刷新了这类瓷器的拍卖纪录。6000万的价位,相对于清代瓷器、当代书画动辄过千万、过亿的今天,这件宋代5大名窑之一的宝物,其收藏空间毋庸置疑。
宋官窑器物无论是大还是小,每一件都古朴典雅,如脂似玉。有幸面对一件南宋的官窑瓷器,似乎就能读到那一段厚重的文化、追上了逝去的历史;会惊艳于她大家闺秀般的美丽,震撼于宋代浓浓的文化气息,宋人重理学、轻雕饰的社会风气在南宋官窑中反映得淋漓尽致。
窑火在凤凰山下燃起
公元1127年,赵构在杭州建都,偏安江南后,官窑的窑火便在凤凰山下燃了起来。不久,乌龟山下又设新官窑。这两处官窑一般统称为修内司官窑。也有分开叫的,凤凰山下的称作修内司官窑,乌龟山下的称作郊坛下官窑。
宋代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个十分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文化空前发展。上至皇帝和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显得知书达礼,温良恭俭让。那时理学盛行,不讲雕饰的风气也对宋代官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深不可测的乳浊釉、端庄厚重的器形、自然天成的美丽开片、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形成的紫口铁足……足可以让我们领略到宋代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考古研究和查阅有关史料得知,宋朝迁都杭州(古称临安)后,由当时的督窑官邵成章具体领导下在凤凰山下按照北宋旧制设立官窑,烧造高质量的瓷器。
这是一座严格意义上的官窑,所以在生产上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只要有点瑕疵,就会打碎深埋,绝不流入民间。由此使得出产的瓷器弥足珍贵,价比黄金。
如今,出自南宋官窑的瓷器现在只有在台北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馆有少量保存,民间几乎见不到。
如何鉴赏南宋官窑
在杭州乌龟山下的郊坛下官窑范围很大,发现较早,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了大规模的发掘。修内司官窑发现较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发现的。修内司官窑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是,杭州郊区凤凰山下的老虎洞窑就是修内司官窑;另一个讲法是,修内司官窑是个总称,其包括郊坛下和老虎洞两处。
老虎洞官窑发现较晚,信息也多。经深入发掘和结合史料的研究,该窑窑火燃起于南宋早期,熄灭于元代灭亡。南宋地层发掘出来的少量未被打碎的整器和许许多多的瓷片基本都为薄胎厚釉,釉水肥润,颜色呈月白、粉青、米黄等;胎薄色重,一般为紫黑色;釉面有不规则的,美丽的开片;有明显的紫口铁足现象,造型古朴端庄。这一切与传世南宋官窑相符。
南宋官窑的窑工很多来自于北方的汝窑窑场,带来了成熟的烧制汝窑的技术。可以这样说,南宋官窑是北方汝窑的在南方的延续,脱胎于汝窑。毕竟历史在前进,技术在革新,论质量南宋官窑优于汝窑。最显要处在于胎,汝窑胎的火候不够、夹生;南宋官窑胎体坚实。另外,它的紫口铁足也是汝窑所不具备的。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