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化的传承:尼西藏族黑土陶

图片资料-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资料

香格里拉在世人心目中是美丽多彩的。这里不仅有着雄伟的雪山、壮丽的山川河谷、淳朴的民风民俗,世代相传的民族民间手工艺更为香格里拉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在香格里拉县的藏族乡村尼西,制陶工艺技术代代相传,已有近千年历史。这里是旧时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南来北往的马帮在运送茶叶的同时,也把这里的土陶带向四面八方。自古以来,无论普通藏民还是土司贵族,都爱用这种黑黑的天生透着油气亮光的土陶器皿。

这种土陶所用主要原料是当地独有的一种红土,制作时还要与另一种也是当地特有的黏性白土混合。尼西黑陶无需窑烧,也不用抛光,特点是胚质细腻,坚硬光亮,实用耐用,在不同光线下能呈现紫、靛、银等色泽,兼具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远销全国各地及美、英、法等国家和地区。 孙诺七林是这里的制陶高手,这位从11岁就开始学习制陶手艺的花甲老人已经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他的家也是工作坊,村里许多人都在这里跟他学制陶。

老人介绍说,他当初学艺的时候土陶制品只有30多个简单的造型,现在不仅在工艺制作越来越精美,而且在种类与品种的开发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土陶制品已经含概了生活用品、民族工艺品和宗教用具等三大类。品种从以前的土火锅、土火盆等不多的几十个品种增加到了现在的109种。

孙诺七林说,烧陶器需要大量的木材,随着政府对林区保护的日益重视,他开始考虑用电烧制陶器。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