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拍卖第三次高潮到来 杜绝假货、假拍

中国内地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自1992年北京国际拍卖会以来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15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从业者的艰辛努力,形成了当今比较繁荣的局面。

15年来,从业者汲取国际上艺术品拍卖的成功经验,结合内地具体情况,努力继承与创新,打造出适合本土艺术品交流的创意产业,同时,文物艺术品拍卖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修养,培养了保护文物的意识。

到目前为止,内地市场已经经历了两次大的高潮。其中一次是1995年到1996年,主要表现是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实现了成交额首次突破亿元。在此之后,2002年,《中国文物保护法》颁发,把文物艺术品正式作为商品写入法律。从那年开始,文物商品价格一路攀升,直到2005年,出现了第二次高潮,主要表现是2005年一年中,全国实现56亿元的成交总额,单价超过100万元的拍品有900件,相当于1994年到2004年高价位拍品数量的总合。

现阶段,中国艺术品正处于平稳发展期,成交额逐年递增,高价位精品层出不穷。由于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文物拍卖市场泡沫极小,同时也不易出现低谷。在良好的局势下,各拍卖公司在征集拍品的过程中应严格自律,杜绝假货、假拍,维护良好信誉;艺术品评估鉴定领域也应谨防造假,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艺术品拍卖的第三次高潮。

名家档案:赵榆,中国文物学会民间收藏委员会副会长、原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文物鉴定专家、文物艺术品市场评论家。 作者:崔吕萍

责任编辑:yazh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