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云楼藏王蒙《稚川移居图》重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苏州过云楼是晚清民国历史上蜚声中外的收藏世家,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誉。由苏州过云楼旧藏并收入《过云楼书画续记》的“元四家”之王蒙《稚川移居图》可称为最重要的民间传世王蒙作品。

5月9日与10日,这件与上海渊源颇深的作品将在上海延安饭店保利预展现场展出。

王蒙《稚川移居图》画的是东晋葛洪移居罗浮山炼丹的故事。画上有与王蒙同时或稍后的七位大学者、大画家或大诗人如韩性、倪瓒、陶复初、陈则等人的题诗。韩性是元代另一位大画家王冕的老师,他的题诗笔法与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赵孟頫《竹石幽兰》的题诗如出一辙;“元四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倪瓒的题诗也与他公认的传世画作《松亭山色》及《容膝斋图》非常一致;《稚川移居图》上还有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20余枚收藏印。

收藏世家“过云楼”顾氏家族后裔在1949年以后曾向上海博物馆捐献了数百件书画古籍,其中有南宋魏了翁《文向帖》、元代倪瓒《竹石桥柯图轴》,以及明代唐寅《洞庭黄茅渚图》及清代石涛的《细雨虬松图轴》等传世巨作。而这件《稚川移居图》入藏苏州过云楼后身世却极为曲折。1937年日寇轰炸苏州,将顾家园林化为灰烬,而《稚川移居图》藏于与其园林近在咫尺的顾家书房,幸运地避过一劫。此后顾家后人将藏品转移至上海租界,才得以保全。1960年代,过云楼藏品被查抄,《稚川移居图》也在其中。据说,当时顾家曾有后人在极度伤心绝望之下投河自尽。此后十年间画作杳无音讯,一度被怀疑已毁于人手。1977年11月,上海博物馆书画鉴定专家郑为、承明世与钟银兰赴苏州博物馆鉴定书画,在一堆查抄作品中偶然发现了王蒙的《稚川移居图》。三位专家为该画能入藏上海博物馆而积极奔走,但该画却已从苏州博物馆“失踪”了。原来,在有关领导的过问下,顾家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王蒙《稚川移居图》被发还过云楼顾氏后裔,为过云楼第五代顾笃瑄所有。

据悉,与《稚川移居图》同时亮相现场的还有部分《石渠宝笈》著录作品,如董诰《万有同春》册、钱维城《行庐清供》册与文徵明的《自书诗稿》等。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