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佛像亮眼翰海春拍 造型工艺兼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康熙铜鎏金无量寿佛)

  19件精美的金铜佛像将在北京翰海拍卖公司于6月26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办的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亮相。其中,清康熙铜鎏金无量寿佛、清中期铜鎏金财宝大王和明早期铜鎏金真武大帝3件佛像,以其精美的造型和完美的工艺颇为惹眼。在金铜佛像拍卖日渐走俏的今天,这3件精美的拍品备受业内关注。
  历史与艺术价值并重
  近两年,古代佛教造像尤其是鎏金佛像在海内外拍卖市场上大受藏家欢迎,成为一些大型拍卖会必不可少的拍品种类。业内人士认为,一尊尊铜鎏金佛像不仅制作精美、纹饰绚丽,还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历朝历代的铜鎏金佛像又有各自不同的造型、工艺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研究佛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也因此受到藏家青睐。
  2004年,北京翰海曾在其秋季拍卖会上一举推出了111件佛像拍品,以82%的成交率、2716.12万元的成交额在中国佛像艺术品拍卖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本次翰海推出的金铜佛像同样实力不俗,其中尤以清康熙铜鎏金无量寿佛最为精美。
  这件无量寿佛高43.5厘米,结跏端坐,姿态自然挺拔。头戴镂空状花冠,耳际宝缯飞扬,头后有两条发瓣垂在两肩。面相圆润,神态安详。上身胸前饰项圈长链,下身着长裙,腰间束带,腰带下缀连珠装饰。双肩披有帔帛,帔帛在两手腕间分别绕成半圆环,然后从两腿下对称垂搭在莲花座正面,美观大方。帔帛及裙子皆用写实手法表现,尤其是垂于座前的帔帛写实性更强,给人以强烈的丝织物感觉。全身的衣饰上还镶满了红宝石和绿松石,显得雍容华贵。莲座造型宽大,气势恢宏,仰覆莲花瓣上下对称分布,满施一周,莲瓣宽肥饱满,皆有卷草纹装饰,造型生动,做工讲究。这尊造像从整体造型、工艺水平和完好程度上堪称清代康熙造像的经典之作。
  据了解,无量寿佛是佛教尊奉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尊,历代信奉极盛。清代时雕铸了大量的无量寿佛像,皆与颂扬康熙帝德有关,因为当时很多地区皆尊康熙皇帝为无量寿佛的化身。此外,无量寿佛讲究九尊一堂的供奉,称“九品无量寿佛”或“九体无量寿佛”。目前如此体量和品相的无量寿佛像已有数尊面世,应为当时所铸“九体无量寿佛”中之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宗教和历史价值。此次上拍的这件铜鎏金无量寿佛估价达240万至280万元,值得藏家关注。
  造型与工艺水平兼精
  与清康熙铜鎏金无量寿佛同场竞技的清中期铜鎏金财宝大王和明早期铜鎏金真武大帝则以完美的造型和工艺水平引人注目。
  据了解,财宝大王是佛教宣称的欲界四天中的北方天王,住在须弥山北面,护持北俱卢洲众生。此次亮相的清中期铜鎏金财宝大王高46.5厘米,头戴五花冠,顶束高发髻,耳侧缯带飞扬,耳下垂圆环。面部肌肉鼓胀,双目圆鼓,嘴角露出神秘微笑。身穿盔甲,脚蹬高靴,全副武士装束。周身饰倒U字形大帔帛。坐于狮身之上,身体呈三折枝式,造型之夸张,为此类造像罕见。这件佛像工艺精湛,胎体厚重,具有乾隆宫廷造像的明显特点,堪称清中期北方风格造像的典范之作,估价为200万至300万元。
  另一件明早期铜鎏金真武大帝高53.5厘米,品相完好,十分难得。此像双脚下垂,正襟危坐。长发披于脑后,下颌垂下一绺长须,为此尊形象重要标志。面形方正,双目低垂,神态宁静。身着长袍,胸护铠甲,衣纹写实流畅。腹部刻有四爪苍龙,衣缘亦刻画龙纹及缠枝莲纹。右手抚膝,左手置左膝结印,造型端庄,做工精细,估价达200万至250万元,必将在拍场上有一番不俗的表现。
责任编辑:晓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