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刊小拍四十而不惑

中国书店第40期大众收藏书刊资料拍卖会日前在北京琉璃厂举槌,40期了,若是人到了40,就是不惑之年了,而按一年四场小拍计算,小拍10周岁矣,殊可纪念耳,殊可总结耳。这场拍卖的品种还是老几样:古籍善本、名人信札、期刊资料、碑帖印谱、版画照片,总数704件拍品成交400余件,成交率不高,只有六成,这是应该警觉的,成交率再比此低的话,就是问题了,成交额80多万元,不多不少,古旧书拍卖毕竟是吃老本的行当。

早些日子读1940年南京《国艺》杂志,有“徵求石朱蓝墨初印本”启事:“兹徵求石朱墨或蓝墨初印木刻书籍。集部尤为欢迎。如愿割受者。请将书名,版本,卷数,实价,函致南京国府路三九九号陈寥士。以便接洽。”很巧合的是,本次拍卖会民国精印的红蓝印本打头阵,好像是在唱和60多年前的嗜痴,只不过交割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国十五年(1926年)刊红印本《甓 诗录》拍得9350元、1930年藏园刊红印本《双鉴楼藏书续记》拍得8800元、1939年刊蓝印本《逸塘诗存》以5720元成交、1947年刊红印本《颂橘卢诗存》获价6050元、民国张氏约园刊《四明丛书》蓝印本《劝忍百箴考注》6820元拍出。常说某某古书传承有绪,专好红蓝印本也是有传统的。某书友前几年是拍场活跃分子,专收红蓝印精刻本,后来突然消沉,绝迹拍场,怕不是断了书缘罢,盼他归来兮。

拍前重点推介的明、清刊本与拍后结果有多大出入,看一下就知道了,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刊《世说新语》5500元成交;明崇祯四年(1631年)毛氏汲古阁刊《陈书》估价5000元,流标;明末刊《古香岑草堂诗余》估价1万元,1.1万元成交;《棋经十三篇》估价8000元,流标;《姚秦三藏西天取经清解论》估价3000元,4180元成交;清康熙刊本《埤雅》估价1万元,1.1万成交;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教忠堂刊《重订唐诗别裁集》估价5000元,流标;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两广节署刊朱墨套印本《苏文忠公诗集》估价6500元,9280元成交;清道光木活字印本《武备志》估价2000元,流标;清同治九年(1870年)广州亻卒署刊三色套印本《李义山诗集辑评》估价6000元,流标;清光绪八年(1882年)五色套印本《重订补注洗冤录集证》2500元估价,5720元成交。

名人信札大热,风头正劲,良莠不分,真不压赝,私下交易安全系数低,还是正规拍卖靠谱,如朱光潜手稿3300元成交,这位美育的传教家的价值不该只及红印本的一半。邓之诚日记3500元估价,9680元成交,日记的价值理应高于信札,事实上并非如此,写过《中华二千年史》、《清诗纪事》的邓之诚的日记,就这么样了?启功的墨迹最是真伪难辨,一是启功名气太大,再有就是他的字太好仿,遍地都是。我20年前在大千画廊花1800元买了启功一个镜心,特地开了发票,是假的话我就找它们,其实没用,哪有权威鉴定机关管这等小事啊。这里的一件启功字只拍到稍稍高过估价的550元,想来大家都很谨慎。

杂项方面,一轴《日清大战图》估价只有1000元,却以1.32万元高价成交。一册《现代评论》居然拍到1650元,实出意外。稍稍特殊的是第692号至704号为明、清和民国时期刊刻的木板,图案内容民俗居多,其中704号为董其昌书法木版刻帖,4000估价,4620元成交,这样的老古董有藏家收购,是欣喜的方向,虽然这是这十几块木板的惟一成交者。两张发行于1896年和1900年的法文小报以2420元高价成交,1908年出版的《北京日报》(5张)4840元成交,显示了集报界的实力。

责任编辑:yazh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