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记》拍出1325万 卖家称无愧祖国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作品《浮生六记》的佚文《海国记》的钱泳抄本原件昨天(20日)亮相首届艺术品慈善大型拍卖会,被称作“钓鱼岛归属铁证”的这部书稿最终以1325万落槌。
被标注为304号拍品的《海国记》原件是昨天上午拍卖会的最后一件拍品,尽管拍卖大厅的幕布上已经亮出了书稿,但拍卖并没有继续进行。11时45分,拍卖师宣布,因为几位买家还在赶往拍卖会的路上,所以拍卖会暂停进行。这在以往的拍卖会上可是极为少见。
12时整,拍卖大厅的人明显多了起来,拍卖会继续进行。
拍卖师:第304号作品起拍价900万。900万有应价的吗?
拍卖师报出价格后不久,四位买家竞相亮牌,价格很快升到了1100万。几轮过后,场内的竞拍集中在两位男士之间展开。一位坐在拍卖大厅的前排,另一位站在大厅门口。这时,其中一位喊出只加价1万而不是惯常的100万。这个要求也被拍卖师破例认可。当时在场的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秦杰分析说,这能明显地看出两位买家都是拍卖场里的老主顾。
秦杰:我在拍卖场13年,一看就知道这两位是老面孔,很娴熟,志在必得。
之前的203件拍品每件仅用了不到一分半的时间,唯独压轴的这最后一件经过了15分钟的激烈角逐,最终站在拍卖大厅门口的80号买主以1325万如愿拿下了《海国记》原件。
拍卖师:我们以掌声恭喜80号,1325万!
槌声一落,80号买家立刻转身离去,躲开了媒体记者的话筒。对于这样的结果,秦杰表示,这部书稿成为今年秋拍中的第四件上千万元的古籍文献级拍品,这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想。
秦杰:非常理想,这件珍贵的古代艺术品,珍贵的文献资料得到了价值上的认可。
来自平遥的藏家、40岁的彭令虽然只有高中毕业,但他一直都对收藏古书颇感兴趣,《海国记》原件就是他在2005年秋天的时候偶然间从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发现,并且一直收藏至今。多位专家经过多轮鉴定之后发现,《海国记》中有50余个文字清晰地勾勒出1842年中国国界的钓鱼岛段,可以明确认定它可以作为中国自古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又一铁证。所以对于这样的结果,拍品的提供者彭令觉得还是有些遗憾。
彭令:我觉得它的价值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它是个国宝,应该价值更大,但买家买到了一件潜力很大的藏品。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傅璇琮教授看过书稿后说:这不仅是清代书法家钱泳的手稿,而且出自古典文学名著沈复《浮生六记》的佚文,艺术和文学价值并重,更可贵的是,它还能够宣传“钓鱼岛自古属于我中华”的重要历史信息,称它为当代和氏璧,应该不为过。
让彭令颇为自豪的是,正是因为这部书稿,他成了傅璇琮教授的学生。
彭令:可以说是破例的,他的学生至少是博士生以上。中国名牌大学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收高中生做学生,是编外学生。
应彭令的要求,主办方在拍卖前就表示谢绝国外人士参拍。在北京忙碌了几天的彭令就要赶回平遥老家了,他最想知道的是,最终的80号买家究竟是为谁买下了书稿。
彭令:如果让它流到海外,不要说1千万,1亿也不行。尽管我是个小书贩子,人微言轻,如果通过我的手让它到海外,会感到自己愧对祖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