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邦瀚斯2010秋拍11月举行
香港Bonhams 邦瀚斯公司2010年秋季中国书画、二十世纪及当代亚洲艺术拍卖将于11月24日举行,拍卖地点在香港港岛香格里拉酒店。香港预展自11月21日起至23日止,地点同在香港港岛香格里拉酒店。北京预展自10月30日起至31日止,地点在北京国贸大酒店。台北预展自11月6日起至7日止,地点在台北富邦国际会议中心。
古代书画部分,袁耀《湖光山色图》,绘于乾隆四十年(1775),为袁耀晚年成熟期精品,估价港币 6,000,000-9,000,000。袁耀的界画细緻精巧,与其父袁江(约1662-1746)的山水楼阁齐名并称。但元以后以至明清,“文人画”兴盛,界画渐被视为工匠之作,地位日益低下。袁氏父子就是处在这种背景下,重新振兴了这一走下坡的画派。袁氏父子的山水楼阁界画,在继承唐宋传统的同时,又开创了新的画风和技法。他们的作品,并不只是描绘建筑物本身,而是把雄伟壮阔的山水和富丽典雅的屋宇,二者结为一体,更增添了画中的意境和生气。一般画楼阁建筑,较少呈现笔墨变化,易流于刻板,而袁氏父子所描绘的楼阁建筑,却能达到造型透视精準,又不呆板。袁氏父子画山水善用鬼面皴,山形脉络皆有动势,如仰如卧,如蹲如跳,突兀怪奇,颇有气势。袁氏父子将动感山水与严谨工整的界画楼阁和谐相融,在动与静、活泼与严整的鲜明对比中,为画面注入了节奏感和无限张力。工笔青绿设色的山水楼阁界画,到清代袁氏父子,几成绝响,虽然此后也还有些画家继承他们的画法,但无论从作品的质量或数量来看,都无法与袁氏父子相比。
近代书画部分,齐白石《雄鸡护子图》以快速的中锋笔触,描绘雄鸡强有力的羽翼,展现其一家之主的风范,估价港币 400,000-550,000。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与考古系荣誉教授暨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亚洲艺术部顾问主席方闻先生之父母,于1950 年代初期直接从画家手中买得此作品。其后,方闻先生在普林斯顿大学修读本科及研究院课程时,将此作品转送给当时照顾他的寄宿家庭家长 Dr. Carl 及 Janet TenBroeck。
溥儒《十二月令联》书于洒金团花笺,由现藏家于 1960 年代早期得自画家本人,估价港币 800,000-1,200,000。在《礼记》中,月令是一种文章题材,记述每年农历十二个月的时令,及政府执行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等。后将古乐的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十二律因而成为十二月的别名。再后,月令更与习俗、对联结合,以当令花事或当月习俗为内容,成为一种特殊的月令对联。此套十二月令联,共有镜片二十四幅,兼有溥氏行、楷书法,齐全完整,极为珍贵。
数件晚清外贸油画,得自一美国洛杉矶重要私人遗产,题材包括当时广东、香港、和澳门等地港口实景,以及当地居家生活和风土民情,为十九世纪中国画家所绘。其中一幅《广州商行》油画,估价港币 220,000-320,000,画中广州商行悬挂的,包括有丹麦、英国、法国、及美国的国旗。类似题材画作,见1999年香港艺术馆出版的《歷史绘画:香港艺术馆藏品选粹》和2002年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出版的《海贸流珍﹕中国外销品的风貌》。
现代书画方面,林风眠《松林小屋》采用油画技法来画中国水墨,以多种不同暗色系的蓝、黑、棕颜料,层层堆积,暗中有序,将远山、松林、和近景石坡,加以区分,却又连成一气。作品呈现出中西艺术之交融,以流畅线条配合大胆色块,塑造出抒情的效果,估价港币800,000-1,200,000。塬藏家 Charlotte Horstmann 于1956 年在香港向林风眠家属购得此作品。此画并于2009 年11 月至2010 年2 月,在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艺术学院举办的 "Tumultuous Tradition: Chinese Ink Painting in the 20th Century" 展览中展出。
吴冠中《山居图》绘于1987 年,为原藏家于1987 年在香港直接得自画家本人,估价港币2,000,000-3,000,000。画中山间小屋座落于一片白桦树林之中,树林枝桠交错有致,画面结构巧妙,线条繁而不乱。用塬色,採块和点的镶嵌手法,呈现出以少代多的暗示性色彩效果。并以浓墨、淡彩、和留白的对比技法,造成视觉上的一种跳跃和律动之感。此画在结构、色彩、和韵律感中追求完美与平衡,为吴氏典型风格。
当代艺术部分,丁雄泉《野餐四联屏》,原藏家购自美国南加州 Celebrity 画廊,估价港币 700,000-900,000。满桌盛宴正待嘉宾的到来,欢乐的气氛充斥整个画面。画家于50 年代移居纽约,早年受到波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70 年代中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现代仕女画风,结合中国毛笔和西洋压克力颜料,但丁雄泉用色较之野兽派的狂放,又多了中国水墨的韵致与抒情,别具一格。明艳迫人的色彩渲染,充满活力和动感,显现出他对生命造物的奔放热情。
阿凡迪《叁味人生》是画家少数经典作品之一,为印尼私人收藏家于 1970 年代直接得自画家本人,现由其孙子继承,估价港币500,000-800,000。作于1966 年印尼革命时期,此画的灵感来自于1965 年9 月30 日在印尼发生的社会运动,一般称之为G30S/PKI 事件。阿凡迪的其他类似作品,多半为自画像,含有自我剖析的成分。但此幅《叁味人生》,却是在探讨人类大众情感的叁个层面。绿色的脸反映内心渴望和平,红色的脸表达对乱肆屠杀生命的愤怒,黄色的脸表示恐惧和徬徨。阿凡迪此幅作品,正是对战争蹂躏人性的抗议。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