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秋拍成交30.8亿 中国内地买家成主要购买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苏富比拍出的天价乾隆葫芦瓶

中国香港苏富比2010年秋季拍卖会上周落幕,30.8亿港元(约4亿美元)的总成交额再次刷新香港艺术品拍卖新纪录。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内地买家成为各专场的主要购买力。

30.8亿成交额刷新纪录

苏富比拍卖会一年举办两次,普遍被视为中国及亚洲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在今年春季的拍卖会上,苏富比以接近20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创造历年来最高单季总成交纪录。此次秋季拍卖会,包括艺术品、珠宝、红酒和手表在内的拍品创下30.8亿港元(约4亿美元)的成交额,再次刷新纪录。

在为期7天的拍卖会中,苏富比举行了名酒、中国书画、中国瓷器及腕表、珠宝首饰等多场拍卖,各个专场均成交火爆,大都刷新单季成交额历史纪录。在诸多藏品中,中国瓷器及中国顶级皇家藏品受到买家追捧。

此次拍卖会上,35件独特的皇室藏品均来自私人收藏,共拍得1.48亿美元,比拍前预估价高出一倍多。在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上,最大的亮点则是一只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在清代,奢华繁缛的装饰工艺“轧道锦地”备受推崇。这种以细针状物在釉面上刻画卷草纹、凤尾纹和花卉纹以表现“锦地”效果的工艺,于景德镇日臻完善,这只长颈葫芦瓶正是当时的杰作。最终该葫芦瓶以2.53亿港元改写了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的世界纪录。此前,“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以2.3亿元拍卖纪录,保持着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

中国内地藏家成主要购买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拍卖中国内地藏家表现活跃,成为各拍卖专场的主要购买力量。

据了解,苏富比在亚洲开展拍卖业务30多年来,香港买家的交易额历来是最大的,但现在内地买家已经出现赶超的趋势。苏富比方面的数据显示,2009年秋拍中国内地买家交易额占的比重是42%、中国香港是40%。而在今年春拍上,中国内地买家比重持续升高。

由于中国经济日益壮大,苏富比逐渐把内地视为潜力巨大的市场。“香港苏富比2010年秋季拍卖会,堪称亚洲区历来最成功的拍卖会。过去7天创出之骄人佳绩,再一次奠定亚洲作为国际艺术拍卖中心的地位。”苏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在拍卖后表示。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