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秋拍推出“扬州画派”作品专场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扬州的盐业进入鼎盛时期。富裕的盐商们热衷于附庸风雅,因而在扬州形成对艺术品的强大购买力。那时在扬州画坛上活跃着一批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他们在生活作风、艺术观点、绘画风格上都有相通之处,因此形成了一个流派—— “扬州画派”。

八届国展作品火热销售中博宝网珍藏近30000幅八届国展作品,正在全权火热销售中!!倍受书法界瞩目的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览从2003年春天开始,景德镇粉彩瓷拍出782万天价 创当代杰克逊手套和猫王头发拍卖 高价成交 蔡国强意外出局 2009年全球艺术权 铁夫铜像落户江门 被誉为"东亚油画第 2009北京世界设计大会暨首届北京国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慷慨献爱心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精萃:纽约大都会博物 2009FIAC当代艺术博览会聚焦巴布兰妮尼嚼过的泡泡糖eBay网上拍出 京城有了首家工美经纪人公司 内地淘宝团赴香港寻国宝 带流落海外珍 今日焦点:陈炉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亟待加 “谜语”道破天机 “墙中墙”暗藏达- 清廷纪实画天价1.34亿成交 刷新 “扬州画派”中以“扬州八怪”最为著名,而实际上,“扬州画派”远不仅是八个人,金农、黄慎、郑燮、华新罗、李方膺、汪士慎等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匡时“扬州画派”作品专场几乎涵括了扬州画派主要代表人物的精品力作,而其中几件作品更是画家本人的存世代表作品。

出版:

1、《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二册P156,沪11-285,文物出版社。

2、《扬州画派书画全集 华喦》P183、184,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3、《中国绘画全集》卷28第10册P181,文物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4、《中国名画家全集 华喦》P177、178,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5、《朵云集珍》P114,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

备注:吴湖帆题签,钱镜塘旧藏。

华新罗的《明妃出塞图》以白描的艺术手法完美再现了昭君出塞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风情。该作品以纯水墨入笔,用白描画法勾刻人物。画面中,明妃怀抱琵琶,安坐在马鞍之上,神情若有所思,马夫和佣奴侍奉左右,画中人物虽表情迥异,皆神态如生。《明妃出塞图》曾为钱镜塘收藏,吴湖帆为其题写签条,被《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扬州画派书画全集-华岩》、《中国绘画全集》等众多画集收入,堪称新罗传世名作。

出版:《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一)P201,京12-321,文物出版社,1986年。

郑板桥大约是民间最著名的清代画家了。《竹石图》以其巨大的尺幅令人们对其超一流的笔墨驾驭能力惊叹不已。板桥画竹并无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直接取法自然。针对苏东坡“胸有成竹”的说法,板桥强调的是胸中“莫知其然而然”的竹,要“胸中无竹”。这幅《竹石图》,竹子画得艰瘦挺拔,节节屹立而上,直冲云天,在构图上,板桥将竹、石的位置关系和题诗文字处理得十分协调。竹的纤细清飒的美更衬托了石的另一番风情。此幅作品同样出版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是北京文物公司的旧藏。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