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二十八忠孝故事图 将现身翰海秋拍
《二十八忠孝故事图》是中国近现代画坛巨匠张善孖先生的铭心杰作,作品取材于古代28位贤良、忠孝之士的事迹,画于1937年十月、十一月间。
张善孖(1882——1940),名泽,字善孖,号虎痴,四川内江人。他擅画山水、花卉、走兽,尤以画虎驰名,精于鉴赏,家富收藏。但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舍弃财产与收藏,以一个手持画笔的文士,积极投身抗战救国的民族大业。他画了许多虎画,寄赠给前方将士,鼓励他们奋勇杀敌,保家 卫国。1938年底,张善孖在周恩来、林森、许世英等人的赞助下,带着自己和其弟张大千的作品共 180多件出国举办画展,募集抗日捐款。约两年间,举办100多次画展,募得捐款20余万美元,全部寄回国内支援抗战。回国后不久,积劳成疾的张善孖卒于重庆,年仅59岁。
《二十八忠孝故事图》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有着深刻关联。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张善孖曾画一幅《怒吼吧,中国》,图上画的是28只斑斓猛虎,奔腾跳跃,扑向落日。28只老虎象征着当时中国的28个行省,生气勃勃;落日残阳代表日本。画的左下角题道:“雄大王风,一放怒吼;威撼河山,势吞小丑!”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坚决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气慨和决心,是一幅弘扬民族信心、鼓舞抗战士气的经典作品。《二十八忠孝故事图》同样绘制于这一时期,28幅为一套,每幅表现一个历史故事,有卧冰求鲤的王祥;有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有勇猛忠武的尉迟敬德;有智勇双全的司马光。作品以正统儒家思想的忠孝道义为主题,旨在激发民众仿效先贤,于国难当头之时挺身而出,共御外辱的决心。
从绘画艺术的角度来看,《忠孝故事图》在人物的形象创作上带有很大的想象,画家对于古人的衣着发饰以及所用器物并不严格考究,而是以接近戏曲人物或是连环画人物的形式来表现,使画面情节通俗易懂,加强宣传效果。每幅作品上均附有一段叙述画面故事的长题,从一丝不苟的字字笔法也足以看出张善孖先生创作时的尽心竭力。
是幅借古励今、壮怀激烈的张善孖精益力作《二十八忠孝故事图》将于翰海秋拍隆重推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