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际华春秋09秋拍隆重推出朝鲜美术专场

朝鲜与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为庆祝中朝建交六十周年,体现两国人民珍惜传统友谊、致力于睦邻友好合作的共同愿望,北京际华春秋拍卖有限公司、北京宋庄美术馆于2009年八月十日至二十五日在北京宋庄美术馆举行“阿里郎--庆祝中朝建交六十周年朝鲜美术展”。记者在展览会上获悉此次展出的150余幅朝鲜美术作品(品种包括油画、朝鲜画、大型刺绣)将在今年11月份举办的“际华春秋·2009年秋季拍卖会”上进行拍卖。

展览方从朝鲜白虎会社、万寿台美术社、朝鲜中央美术社等艺术家近千幅美术创作中遴选一百五十余幅精品,其中不乏代表了当代朝鲜绘画最高水平的国家馆藏级精品,将向人们揭开朝鲜当代美术神秘而美丽的面纱。

几千年来,朝鲜人民以其聪明才智和勤劳创造了民族文化,一直不屈不饶地传承着民族传统,顽强地保持着文化的尊严,留下了许多具有朝鲜民族特色、凝聚民族审美观的艺术瑰宝。早在公元前十世纪中国与朝鲜之间艺术就有联系交往,在文化艺术方面更是相互影响而各具特色。到了现代,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更是高度重视美术教育和美术的创作发展,40年来一贯坚持主体社会主义民族文学艺术建设方针,以朝鲜画为基本民族形式全面发展朝鲜美术,朝鲜当代美术在世界上已经享有很高的声誉。

由于历史原因,朝鲜油画和中国一样,上世纪50年代同时深受俄罗斯油画传统的影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一脉相承。朝鲜艺术家不仅掌握了油画的技巧,也准确把握了油画的艺术特质和美学语言。这次展览的美术作品生动描绘了朝鲜人民走过的艰辛历程和为建设国家而努力拼搏的精神面貌,表达了朝鲜人民热爱祖国、渴望统一、酷爱正义和真理,对和平的美好愿望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极具震撼力。从作品内容人们能感受到朝鲜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感受到朝鲜艺术家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自豪,对文化创新的能力和智慧。

在这个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碰撞的时代,在一些周边国家在任何领域竭力与世界接轨的潮流下,朝鲜的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努力抵制着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致力于成为具有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内容的革命美术。对于中国观众来讲,朝鲜美术一定似曾相识,无比神秘又无比亲切。

文化交流一直是联系中朝两国人民心灵的纽带。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在两国关系发展的各个阶段,文化交流始终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艺术是能够跨越语言的形式,艺术家作品之间的交流比纯粹的语言更容易,沟通更顺畅。主办方希望此次展览能促进中朝文化艺术的友好交流与发展,促进中朝人民相互间精神沟通,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在文化上共同进步。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