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09春拍方略:仍坚持以中国书画为主
尽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但春天总算来了,从当前市场的表现看,似乎中国艺术市场的下一个春天也正在酝酿中了。当此际,北京匡时将适时在今年6月下旬推出一场精心准备的异彩纷呈的艺术盛筵,遍飨四海高朋。
本次春拍仍坚持以中国书画为主的拍卖方略,全场书画共分为“五百年来一大千——纪念张大千诞辰110周年专场”、“怀瑾握瑜——近代收藏大家藏品专场”、“悦性骋怀——海外重要私人收藏明清扇画专场”、“璧腕薰风——溥儒扇画专场”、近现代书画专场及古代书画专场等,为各地藏家奉上。
名士风流蕴文会,五百年来一大千
今年是张大千诞辰110周年,匡时特意征集了多幅张大千的重要作品,以表示对这位五百年来一人而已的艺术家及其炉火纯青的绘画艺术的真诚的尊重。
张大千先生作于1947年的《文会图》是这一专场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该作画主为旧上海闻名遐迩的纺织大王吴昆生。此幅《文会图》的灵感当来自1946年张大千在北京重金购入的《韩熙载夜宴图》以及前人订为唐韩滉(今考为五代周文矩)所作《文苑图》,不过大千将背景置换为山林之下。盖画主家既为豪宅,如果再出以《夜宴图》之类的背景,自然了无新意;而只有山林之气方能显主人情趣。大千艺术之精微、思虑之周详于此可见一斑。
《焦荫仕女》是本专场另一件意义非比寻常的作品。1944年,张大千完成在敦煌的数年临摹和研习返家,翌年赴上海,与李秋君晤会于其“欧湘馆”。期间与之前结识、任职上海海关的刘梁年(字幹如)多有应酬往还。此幅《焦荫仕女》即赠刘之作。不过,就内容和题跋而言,此画却更像是向李秋君致意。画中仕女的描绘采用了敦煌壁画中的技法,如“开脸”之类;而芭蕉则用水墨写出,与仕女画法正相反衬、呼应,别具一格。画上并钤“迟秋簃”印。“迟秋”即“秋迟”,暗含“恨不相逢未娶时”之意;“迟秋簃”其实也是李秋君“欧湘馆”的一处所在。据说因为这方印是张大千背着李秋君私刻的,故极少使用,只有他自认为非常得意之作,方可一用。
此外,张大千《风露荷香》和《长松高士》亦是难得一见的杰构。《风露荷香》是张大千中期所作,而款署“大千道人”,极为少见;其题诗云“六郎颜色好,再思阿谀妙。伴取采莲人,倚风浑欲笑”,用的是杨再思奉承武则天面首张宗昌(人称六郎)“不是六郎似荷花,而是荷花似六郎”故事,可知大千或是有所寄托而作。
怀瑾握瑜——近现代收藏大家藏画专场
近现代历史上,收藏大家频出,如吴湖帆、唐云、王季迁等,不仅在书画鉴藏上独具只眼,更能亲自操翰,成就一代大师。本专场推出诸位先生毕生珍藏书画巨作多件,不仅向他们的识力致敬,也为培养新的收藏大家略尽绵薄。
王季迁先生旧藏的八大山人《仿倪山水》是本专场最耀眼的明星。在王季迁之前,这件作品还被当代八大山人研究专家王方宇先生珍藏过,据说是惟一一件由两位王先生珍藏过的八大山人作品。《仿倪山水》不仅是八大山人最令人向往的杰作之一,也是人们最熟悉的作品之一,数十年来,它几乎出现在内地、台湾及美国所有有关八大山人的出版物里,从目前已知的材料看,自1964年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的李雪曼(Sherman E. Lee)博士的《中国山水画》至1986年日本中央公论社所出《中国文人画粹编》,到1988年的《艺苑掇英》及上世纪90年代后陆续出版的八大全集、画集、编年集等,几乎无一未收;而美国和台湾各种重要的八大山人作品展览更少不了它的身影,譬如台湾历史博物馆和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组织的数次展览。
唐云先生也是现代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收藏大家之一。专场中推出一件他旧藏的《墨梅》图,是冬心先生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幅画给“径山林道人”的墨梅,于疏朗中透隽逸、繁复中寓变化,充满了勃勃的生命力。此前,《墨梅》曾被著录和出版过多次,如江苏美术出版社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扬州八怪”系列等。而上海朵云轩更在上世纪50年代即制作了它的木板水印作品,该作品被原陈毅秘书、前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先生收藏。此外,唐云收藏过的另一件金农《隶书集东坡五言联》和齐白石精品成扇如《红叶秋虫》等多件作品也将同时上拍。
而海上另一位收藏大家吴湖帆的旧藏中也有多件极难一见的作品,包括董其昌《仿倪山水》和乃祖吴大澂绝诣《临黄小松嵩洛访碑册》。董其昌是明代对云林画艺最推崇的人,因此他在今藏故宫的《仿倪山水》扇上自题云:“云林山水无画史习气,时一仿之,十指欲仙。”尽管他也多有仿作,但传世的却绝不多见。此幅《仿倪山水》是思翁画赠金文石的,“既真且精”,以至当原藏者送至吴湖帆处请其鉴别时,吴湖帆“惊为神骏”,并随之以“世之具眼人”自许,可见得意至极。
吴湖帆祖父吴大澂精于金石,兼善山水,他的《仿黄小松嵩洛访碑图》册作于1890年从郑州黄河河督卸职回家丁忧期间,是吴湖帆最为看重的作品之一,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1950年,吴湖帆将这侧许为愙斋“平生画中最精工之第一画”的作品送给长孙吴元方作为周岁礼物,并一再嘱咐“嗣守勿失”。
除了以精于绘事而成为收藏大家的,因财力雄厚而入收藏大家之列的也在在多是,被誉为上海“地皮大王”的现代著名民族资本家程霖生即是其中之一。程氏癖好古铜器和古书画,藏有古彝器150余件,并不惜重金收藏石涛、八大山人及新安诸家,特别是石涛的作品,辑有《石涛题画录》5卷。本专场推出的数件程氏旧藏,包括“晚明四家”中董其昌《秋深林暮》和米万钟《奇石图》,以及汪之瑞《山静日长》等幅,轴杆全用整根的紫檀制成,与所作搭配,更显盎然古意。
悦性骋怀——海外重要私人收藏明清扇画专场
本专场将呈现海外重要私人收藏的一系列扇画,其中包括32件乾隆即位前所藏及吴门诸家的作品。
在乾隆旧藏的32件明以来小扇画中,除了文征明、董其昌等大家的作品,还有一批现在看来名里不彰的各家所作,甚至还有几位当时“不让须眉”的闺阁名家的作品,如与柳如是齐名的黄媛介。这些作品全被钤上了“宝亲王宝”和“随安室”两印,这是乾隆做太子时常用的两方印章,“宝亲王宝”是说他的储君身份,“随安室”则表明其念旧,他在一首诗注中说:“随安室,此予在青宫时即以名室,盖取随所遇而安之义。……御园及行宫书室率题此额,犹弗忘昔之意也。”两印同钤,表明弘历对这些作品是颇有用心的。
专场精选沈文唐仇四家以下吴门诸家数十余件,皆为他们各个时期的精品之作。以沈文唐仇四家为首的吴门派,是中国文人画史上不可绕过的高峰。吴门派在山水上的成就尤其突出,除了对元四家或南宋院体画都有新的突破,他们在人物画和花卉画方面也各有建树,又特别注重诗、书、画的有机结合(除仇英外),使文人画的这一优良传统更臻完美、普遍,极大地影响了明代后期直至清初画坛。吴门派形成后,其派系世代相传,绵延不断,其中文徵明的学生和子孙多达30余人。在吴门派后期画家中,著名的有陈淳、陆治、陆师道、周天球等人,其中不少人在某些领域有新的发展。如陈淳的水墨写意花卉画,周之冕钩花点叶的小写意花鸟画法,陆治以工整妍丽的花鸟画著称于世,谢时臣的粗笔山水,尤求的白描人物,以及周天球的水墨兰石,均别开生面。
璧腕薰风——溥儒扇画专场
在中国现代画坛上,能与张大千并称的寥寥无几;但早在上世纪30年代,满清皇族溥儒就以其精妙的绘画艺术与张大千并称为“南张北溥”,足见其为人称道如此。本专场推出的数十件扇画精品,来自溥儒先生各个时期,覆盖了他擅长的山水、花鸟、走兽、鳞毛等各类题材。
心畬先生的山水取法乎上,溯自宋元,线条柔韧,与其书风较多相合之处,注重线条钩摹,较少烘染。又好用点苔,具文人画意,尤以小景山水最为人称道。专场中有心畬先生山水扇画多幅,或于繁复皴擦勾勒点染中复造天真平淡,或于草草逸笔中出万千锋芒。如其《层峰叠翠》《层台幽涧》《深山幽居》之类,密处密不透风,疏处疏能走马,多是如此。
心畬先生又擅花卉,所作直承两宋,设色妍丽,别具风姿,又随手挥就,若不经意,能得明人风骨。《蜂蕊图》上,只绘折枝一茎及细蜂两只,而设色新鲜冶艳,一旁满幅誊录庾子山名篇《春赋》,又钤“采薇山阿”印,用的是《诗经·采薇》典,当是他居台湾后所作,自是别有寄托。《庭院薰风》更只写一枝,却自摇曳多姿,我见犹怜。
此外,专场还精选了他的骏马题材作品和数幅雪景山水。《戎人骏马》以千里马起兴,似乎是在表明自己的大志;该作又是在马年写就的,马年画马,亦属难能。
近现代书画专场
中国近现代艺坛星光熠熠,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逊色,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乃至启功、范曾,大师辈出。本专场精心遴选出诸家各时期精品杰作,其中以日本著名藏家收藏的一批吴昌硕、齐白石作品、海外藏家珍藏的徐悲鸿《立马图》以及傅抱石《韶山》等作尤为令人瞩目。
吴昌硕《醉颜》仿赵之谦本所作的晚期杰作。通景四屏的形式是老缶创作中比较少见的,尤其是以这种形式画他最擅长的寿桃之类题材的作品更为少见。吴昌硕笔下的寿桃多以浓墨重彩为之,蘸浓艳的西洋红,直落宣纸,以淡黄色衔接,再加深红点染,突出累累桃实,既具有雅俗共赏的魅力,同时又因融入文人画笔意、以书法入画而避免流于媚俗。
历任孙中山英文秘书、清华大学第二任校长、原国民政府实业部次长、国民政府咨议、农林部长和卫生部长的周诒春(字寄梅)是现代历史上享誉甚隆的名流之一。1945年春,周诒春因事去西北,时居重庆沙坪坝的徐悲鸿写《立马图》以赠。周诒春字寄梅,“寄梅”典故出自南朝宋人陆凯与范晔的故事,后来“寄梅”即借指对亲朋的思念和问候。徐悲鸿此处写马赠周诒春,题“寄梅”,显然有双关意;而当时的“西北”一般都代指延安,题“西北之行”,自是更寓深意。
以独创的“散锋笔法”即“抱石皴”享誉海内外的傅抱石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不世出的山水大家。本次推出的《韶山图》是傅氏上世纪50年代中期去湖南韶山写生后创作的山水名作,与大约同时期的毛主席诗意山水系列作品同样创作于特殊历史背景下,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海上收藏大家吴湖帆以丹青妙手身份从事收藏,其笔下功夫自然十分了得。作于1955年吴氏花甲之年的《渔父图》卷是其晚年少有的杰作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即出版于《吴湖帆画集》,当得起“笔精墨妙”之语。这是吴氏当年对临吴仲圭传世最上上之品《渔父图》卷真迹所得,不仅卷中多达14位形态各异、神态有别的渔父及其景物的对临都丝丝入扣、一笔不苟,就是卷首的题和卷末各家的跋也各臻其妙、直入毫巅。此后,吴仲圭真本被转手上海博物馆,从此一入深宫难得示人,人们若欲再窥梅道人《渔父图》风神,便只有吴湖帆的这一临本了。
此外,吴昌硕的多幅作品,齐白石的《寿桃》、《蟹》、《群虾图》等,徐悲鸿《雄鸡一声天下白》等都是本专场令人瞩目的作品。
古代书画专场
本次古代书画专场中推出的历代大家作品皆为他们各个时期精品杰作,其中有一部分来自日本的收藏,如傅山《草书杜甫五律诗》轴,以及王铎、张瑞图等书家的多件作品。
《草书杜甫五律诗》轴式日本东方史学的开创者内藤虎旧藏的傅山真迹。内藤虎号湖南,不仅善于治史,更长于鉴赏和收藏,曾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先后数次到中国讲学、游历,收藏了自傅山到齐白石等人多件作品,去年本公司秋拍以60余万元成交的齐白石不足1平尺的《小姑山》成扇即是他的旧藏。杜甫五律《徐步》记其某日信步野外所见,又不自禁联想到国是日艰、自己才不见用,最后只好以“醉如愚”作结,聊以自讽;傅山书此诗,显然是其与杜甫同样心境的表现,而痛恨自己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尽管以花鸟名世,但八大山人的书艺其实也足可名世,只是被画名所掩罢了,他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六册的《临河序》即可证此。这件南京文物公司旧藏的八大作于1696年的书法杰作,不仅在单字上创造了多种审美情趣,更在单行的取势、整体的结构上取得极大突破,赋予了作品八大独特的书法面目。此后,刘九庵先生著《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时,将这件作品收入,随后它又被多种出版物收入,如江西美术出版社的《八大山人全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八大山人书法全集》等。
雍乾时候著名的宫廷画家邹一桂与大多数出仕的文人一样,本身性格中充满了官场人格和个人人格的矛盾统一,他作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菊石图》就是这种矛盾性格下的创作。在私底下,他是一个有坚守的人,将高洁的菊花视为自己的人格榜样,所以他能不惧上怒而敢于拂逆龙鳞;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有着典型官场人格的要员,逢迎、表白之类的事情也能做得熟练有加。《菊石图》幅中大红菊花的欲隐还显、纸上乾隆的题诗和自己的和诗都是极为清楚的说明。这件同时表现了邹一桂杰出的写生造影才能的《菊石图》后来被收入《石渠宝笈三编》,而乾隆的题诗则被收入《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和《高宗御制诗文欣赏》。
此外,明初最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浙派的创始人戴进的《秋山访友图》描绘了一种陶潜式的桃源生活,画面云山蒸蔚、林木静寂,充满了平和而恬淡的生活气息,而这正是他无法得到的,所以下笔别有用心。而清初王云的山水则又别具面目,他的巨幅《水殿风荷图》作于1726年,原为首都博物馆旧藏,后亦被收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