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真正的企业家 拍卖业面临综合能力大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漫画/王伟宾

拍卖行业缺CEO,缺真正的企业家。

任何拍卖师不应该只是敲槌的机器,都应该懂一些营销策划。

只有拍卖师都成了策划高手,整个行业的灵魂也就出来了。

拍卖业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组织培训很重要,拍卖师自身能力提升更重要。

A

现象

考资格证很火

今天,是我省今年新一期拍卖从业人员资格培训班报到的日子,在之后的六天半时间里,他们将学习六门课程,并参加拍卖从业人员资格证的考试。考取资格证后,拍卖师与他们的距离就又近了一步。

河南省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程宝林介绍,虽然预订限制报名150人,但截至昨日,确定报考的人数就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大家对此次培训的热情远远超出了组织者的预期。

“相对于大学毕业证,有个拍卖师证则更好找工作。”河南省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马长林分析说,大家热衷于报考拍卖从业人员资格证的原因在于就业压力,有个好的执业证书,较容易找到工作。另外,在其他行业拍卖招标时,拍卖公司里的有资质拍卖师也是他们选择的一个参考标准。

B

现状

“战国纷争”必有所伤

“虽然我省有200多家拍卖公司,但是与外省,特别是东南沿海的拍卖行相比,我们的拍卖行业整体素质不高。”马长林说。

由于现在拍卖公司的同业竞争激烈甚至可以说是“惨烈”,就像回到了战国时代。千军万马都来挤传统业务这座独木桥,导致很多公司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如果能把行业进行细分,比如有的专做字画拍卖,有的专做地产拍卖,整合自己的资源,做自己擅长的事情。”马长林建议说。

在市场竞争激烈时,拍卖行业一味的抢占市场,打击同行业,就很容易把自己挤到边缘化的地步。市场只有细分,才能更专业化。据马长林介绍,现在我省一些拍卖公司也开始在业务上有所侧重,走在了其他公司前面。

建议

做好拍卖要有好策划

身为省拍协的副会长的马长林同时也是郑州万嘉资产拍卖公司的董事长,在他看来,一个好的拍卖公司,除了要细分市场,最重要的还要有策划意识。好的策划与创意,才能招到更好的商家,才能把标的价格抬高。

在马长林眼中,这种拍卖应该叫“拍买营销”,既要考虑拍卖的问题,也要帮买受人考虑标的的价值问题。马长林为此也经常跟做商业地产的老总们在一起聊天,他认为未来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的竞争,而不仅仅是地段,所以在拍卖的过程,就需要好创意和策划,才会让拍卖变得更有价值。

拍卖是个创意的产业,不论涉及哪个行业都需要创意,而现在能达到这个层次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马长林颇为遗憾地说。

C

呼吁

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培训

“培训太少,交流太少。”对于我省拍卖行业,马长林认为,从事拍卖行业的人需要大量培训,除了专业课和基础培训,拍卖师自身还要有“纵向”和“横向”的学习能力。

马长林接着解释道,“‘纵向’的学习,举例来说,如果你要从事字画方面的拍卖,那么就要加强历史文化的学习,只有博古通今,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字画的内涵。而‘横向’学习,就是要掌握多种技能的基础理论。”

“知识少了,运作不好。”在谈到这点时,马长林也是深有感触的说,在杜康酒厂拍卖之前的招商过程中,他同一位主管领导在飞机上,当场为杜康酒厂的现状作诗一首,“碧海流云上,共舟茫茫天宇;巍峨炎黄下,同饮浩浩杜康”。有感而发的诗句当即让这位负责人认为,这个项目非万嘉莫属了。

所以,马长林也认为所有的拍卖项目都是哲学性的,只有前前后后都考虑到,才能全方位了解项目。同时,所有的项目也是有诗意的。

“我省拍卖行业缺CEO,缺真正的企业家,任何拍卖师不应该只是敲槌的机器,都应该是营销策划的高手。只有他们做好了,给整个行业也带来了灵魂。”在马长林看来,这就应该是拍卖的经济作用,这也是对社会作出的贡献。

最后,马长林在谈到对我省拍卖从业人员培训时,认为对拍卖师的培训要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对拍卖专业知识的培训,应该从经济学、哲学、法律甚至文化等全方位的培训和提高。这样,这个行业才能快速发展、赢得市场、赢得尊重。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