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手工紫砂技艺大揭秘

上个世纪70年代,一把上好的宜兴紫砂壶的市场标价为40元人民币。但是在去年底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当代著名紫砂壶大师顾景舟制作的一把紫砂壶,已经拍到了300多万元。而且,当地政府颁布的《紫砂保护条例》,更是被人视作紫砂壶行情将迎来新一轮大涨的信号。
紫砂泥真的如坊间传闻即将绝迹吗?一把全手工的紫砂壶,在大师手里究竟是怎样被制作出来的?
四方壶现真身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天,一个神秘的陌生人来到山西襄汾一个农户家中,询问是否有旧茶壶,屋里的主人显然没有料到来人竟会对旧茶壶感兴趣。“旧茶壶,家里倒是有一把,方不方圆不圆的,不知道用了多少年,壶上的泥和茶垢结了厚厚的一层。”农家人暗想,本来放在家里就嫌碍眼,所以就随手把它送给了对方。来人接过茶壶,只是粗粗地看了一下壶身,便把壶翻了过来。当他看到壶底刻有“郑荆玉制”四个字时,拿壶的手不由得颤抖了起来,眼里也闪现出兴奋的光芒。但他表面上却不露声色,把壶揣进了怀里,道了声谢,便匆匆离去。
这位神秘人物其实是宜兴丁蜀镇的一名收壶人。他揣着这把四方壶,兴冲冲地回到了旅馆。一进门,他就把壶放进水盆里,接着就用开水猛浇,浇完后,又马上把滚烫的壶直接放入盛满了冷水的水盆里。令人惊奇的是,反复几次后,壶不但没有因为忽冷忽热而爆裂,原先覆盖在壶身上的深色茶垢反而逐渐脱落,露出了它的本色。收壶人看着经“洗浴”而焕然一新的壶,喜不自禁地立即联系在宜兴的朋友李明,请他帮助介绍买家。
身价和黄金等重
李明也是一位收壶人,认识许多从香港和台湾到宜兴收购紫砂茶壶的商人。那位收壶人回宜兴后经李明介绍,找到了当时在宜兴收购紫砂壶的一位台湾商人。
台湾商人看了对方带来的这把壶,发现这把四方壶是清代名匠郑荆玉的作品,属非常难得的紫砂壶精品,便问对方开价多少钱。在当时,宜兴紫砂壶最高的价格在千元上下,究竟要价多少合适,李明他们心里也没底,就问对方肯出多少钱。
台湾商人见对方不肯先报价,想了想,轻轻地报出个价格:“18000元。”“18000元?”一开始,李明和收壶人还以为自己是听错了,这把四方壶重不过四两,按当时黄金的比价,简直是比黄金还贵。而台湾商人也解释说,之所以给出18000元的价格,是因为壶嘴处有些磕碰,否则壶价理应得再高点。
近些年来,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收藏热的形成,紫砂壶从台湾回流祖国大陆成了趋势。而一直从事紫砂壶生意的李明,也从一个收壶人变成了爱壶如命的藏家,但是多年前经他手转卖到台湾的那把四方壶,却始终是他挥之不去的一个心病。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打探,李明终于在台湾找到了经过几番转手的那把四方壶,在诚意相求下,最终他以高价买回了那把壶。
紫砂壶的神奇特性
在这个跟四方壶有关的传奇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就要数那个收壶人采用将紫砂壶交替放入沸水和冷水中的方法,来去除壶身上的陈年茶垢。但他也属于艺高人胆大了,因为普通陶器如果遇上这种急冷急热的状况,通常只能爆裂而终,可正是因为紫砂壶胎具双重气孔结构,冷热急变性好,寒天注入沸水,不会胀裂,温水炖烧、烹蒸也无需担心开裂。一般懂得紫砂壶此等特性的行家,就会利用这种特性来清洗紫砂壶。
抗馊防腐,是紫砂壶的第二个特性。因为紫砂有一个特点,叫透而不漏。紫砂具有很好的透气性,但又不漏水,这就好比正宗的冲锋衣,能挡雨却又能透气。用透而不漏的紫砂做壶,就具有抗馊防腐的效果了,在夏天尤其突出。
据说这种功能,最早是由一个老木匠无意中发现的。在很久以前,有个老木匠承建了一座庙宇的藏经楼,他在干活时,把随身带的一把紫砂壶忘在藏经楼的大梁上。工程结束以后,脚手架全拆了,老木匠突然想起来,他的那把壶还留在大梁上。老木匠想了许多办法,几天以后才爬上大梁,把壶取下。令人惊奇的是,正值盛夏,可壶里的茶汤居然没有馊。此后,有人特别留意了,发现用紫砂壶泡茶,冬天泡茶茶不凉,夏天泡茶茶不馊。
紫砂壶还有个特性就是变色韬光。制作紫砂壶的泥料,在烧制的过程中,随着炉温的升高会不停地改变颜色。而紫砂壶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变光变色。正是因为紫砂壶具有这些神奇的特性,所以它才能从茶具中脱颖而出。李渔在《杂说》一文中,就评说紫砂壶为:“壶之精者,莫过于阳羡,是人皆知矣。”
阳羡是宜兴古称,而宜兴丁蜀镇就是紫砂壶的原产地。制作紫砂壶的原料,虽然被称作是紫砂泥,但实际上却不是泥土,它究竟是种什么东西呢?
全手工紫砂技艺的奥秘
1968年出生于徐门紫砂世家的徐立,其父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徐立1993年随父亲涉足紫砂,1999年师从中国陶瓷大师周桂珍,如今他是“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技艺”的坚定追随者。顾名思义,这种技艺就是从选砂、和泥到制壶,讲究的都是亲力亲为,纯手工制作。1996年,徐秀棠带着儿子、媳妇和众徒弟建成占地30亩的长乐弘陶庄,在这个作坊里,从原材料到制壶,遵循的都是“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技艺”。
在陶庄的一侧,徐立手指着一片紫色、绿色相杂的矿砂告诉记者,按照传统的工艺,开采出来的紫砂矿最好是在自然状态下经过下雨吸水、太阳暴晒,反复多次,大约经过一年左右,就可以进行碾磨了。而经过石磨碾磨后,紫砂泥要在水中浸泡半年左右,让紫砂颗粒继续吸水,之后晾干,再通过细筛筛选,选取最适合制壶的泥粉。
紫砂泥和水后,用木槌反复捶打成扁平状,厚度在3厘米左右,打平后就把紫砂泥饼对折后再次捶打,就像打年糕一样。一气呵成地捶打了50多次后,紫砂泥层与层之间的空气被全部挤干净,透出微微的白色,并且发亮,紫砂泥就捶打完成了。成型后的紫砂泥就可以用来做紫砂壶了,一般在夏季3个月、冬季5个月以内,这些紫砂泥要被用掉。因为时间一长,深藏在紫砂泥里的石墨分子会随着水分的挥发而跑到紫砂泥的表面上,形成一点点的黑点,这样会对紫砂制品的表面产生影响。
按照这样的传统方法,从紫砂矿到成品紫砂泥,费时良久,而如果选用碾磨机等现代化设备,制作过程仅需几天。而之所以舍弃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在徐立看来,除了是保留传统技法以外,更主要的是,通过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紫砂泥颗粒是呈不规则几何形的,这种不规则几何形的小颗粒结合在一起,紫砂壶透气不漏水的特性就显露无遗;而如果用现代化设备来碾磨、烘烤紫砂泥,则制作出来的颗粒最后会接近圆形,而这样的颗粒组合起来,防水性固然强,但透气性却会差很多。
紫砂泥枯竭纯属炒作
随着紫砂茶壶行情的一路飙升,近几年紫砂泥也“洛阳纸贵”起来,而当地政府也在2007年颁布了《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对一些紫砂矿实行停采保护,比如黄龙山紫砂泥矿脉。有些商人就瞅准了这里面的商机,囤积紫砂泥在手中,趁机抬高紫砂泥的售价。目前市场上紫砂泥的大致价格为:普通紫泥2000元/吨左右,底槽清20000元/吨左右,还有些精品紫砂泥不是以吨计,而是以斤零售。这个价格比2005年初的时候翻了近10倍,也“催富”了一大批紫砂泥“藏家”。
而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看来,现在紫砂泥价格的飞涨,更多的是人为恶炒,只要理性分析一下就知道,紫砂壶最大的价值体现是在于制作者的风格和理念,相对于一些名家的紫砂壶,紫砂泥的成本微乎其微。
而在一些制壶名家看来,紫砂泥即将绝迹的传闻纯粹是炒作,其实只要是和黄龙山紫砂泥矿脉一脉相承的紫砂泥矿,物质元素含量基本差不多,从这点上看,除了黄龙山,南山、甚至浙江的一些山脉里面也存在类似的紫砂泥,只要仔细筛选一下,都可以用来做紫砂壶。
怎样辨别一把好壶
如今市场上有很多假冒伪劣的紫砂壶,有些商家也会在不够好的紫砂泥中添加化工原料来改变颜色,这是否会导致人们对紫砂壶产生信任危机?而且,用这种添加了化工原料的壶泡茶喝,会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对此,史俊棠认为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如果说单从茶壶或者是紫砂茶壶来讲,那么只要是紫砂这种原材料制成的壶,叫紫砂壶是没错的,作为工业用品来说,并不影响泡茶的功能。而且如果按照标准的工艺烧制,经过1000℃以上的烈焰烧制,用来承载100℃的沸水泡茶,应该不会有什么有害物质析出。”
那么,我们该如何辨别一把好壶呢?
挑选紫砂壶时,第一是看颜色,不宜过于鲜艳;第二是看壶的吸水性,用开水浇灌,吸水快则证明紫砂壶的泥料比较好,因为紫砂泥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透气性;最后一个则看壶的造型,造型完整,把玩性比较好,也可以判断一把壶的好坏。相反如果壶身泛出不自然的亮光,摸上去特别光滑细腻,壶体颜色浓重偏红,特别鲜亮,壶身与壶盖敲击时声音特别清脆响亮,则可判断此壶是把劣壶。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